劲舞专辑介绍
你可以不认识浦琦璋,但若说你不知道CCTV1晚上七点半的天气预报背景曲那就太遗憾了,这个背景曲《渔舟唱晚》就是中国电子琴、电子合成器研究者表演家浦琦璋老师的作品。
在那个西方电子音乐已经相当成熟的年代,浦琦璋老师根据中国的民乐改编用电子琴来演奏,二十五年后的今天,如果用过去的眼光来聆听,依然十分新鲜。其中有几首相当的有水准,电子乐中对节拍序列的控制,可以清晰的辨认出作者的智慧,如第二首《在希望的田野上》,第五首《过去的时光》。
多年后,浦琦璋老师回忆起电子音乐在中国开始时这样说:
电子琴进入我国是1978年。那时候上海文教用品研究所进口了一台,是要拆了研究用的。我听说他们有个怪琴,就去看,结果一弹把大家都迷住了。那时候没有人知道电子琴,更谈不上电子琴教学了。我也每天去探索。
1985年,宋庆龄基金会组织一部分人到香山,集中培训电子琴的师资。总起来学了两周。那是全国最早的,当时没有人想到的这种事。当时也不怎么样,但现在看到成效了。现在电子琴老师有几万名了,都是那次师资培训的老师,播下了种子,到处开花。这些老师凭当时很差的条件,仅有一点点知识,很差的基础开始工作,发展到现在这样。这次比赛已经从开始那种拼凑、应付,到了充分发挥电子音乐的长处。孩子将来无论学习哪种乐器都很好,外国人讲。学音乐的孩子不会变坏,是有道理的。
在那个西方电子音乐已经相当成熟的年代,浦琦璋老师根据中国的民乐改编用电子琴来演奏,二十五年后的今天,如果用过去的眼光来聆听,依然十分新鲜。其中有几首相当的有水准,电子乐中对节拍序列的控制,可以清晰的辨认出作者的智慧,如第二首《在希望的田野上》,第五首《过去的时光》。
多年后,浦琦璋老师回忆起电子音乐在中国开始时这样说:
电子琴进入我国是1978年。那时候上海文教用品研究所进口了一台,是要拆了研究用的。我听说他们有个怪琴,就去看,结果一弹把大家都迷住了。那时候没有人知道电子琴,更谈不上电子琴教学了。我也每天去探索。
1985年,宋庆龄基金会组织一部分人到香山,集中培训电子琴的师资。总起来学了两周。那是全国最早的,当时没有人想到的这种事。当时也不怎么样,但现在看到成效了。现在电子琴老师有几万名了,都是那次师资培训的老师,播下了种子,到处开花。这些老师凭当时很差的条件,仅有一点点知识,很差的基础开始工作,发展到现在这样。这次比赛已经从开始那种拼凑、应付,到了充分发挥电子音乐的长处。孩子将来无论学习哪种乐器都很好,外国人讲。学音乐的孩子不会变坏,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