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人:Various Artists   其他
  • 语种:其他
  • 唱片公司:普罗之声
  • 发行时间:2002-01-01
  • 类别:合集、杂锦

Piano Gems Classical Music Pieces专辑介绍

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肖邦、舒曼、李斯特等作曲家著名钢琴小品。

钢琴是当之无愧的乐器之王,其结构之复杂、技巧之高深、表现力之丰富、曲目之浩瀚、使用之普遍均没有别的乐器可与之比肩。几乎所有的作曲家都为钢琴写过作品,而钢琴更是作曲家创作时不可缺少的工具。

本辑精选了音乐史上最著名的钢琴小品,曲目范围从巴洛克乐派到古典乐派、浪漫乐派直至印象乐派,大师云集,曲曲珠玑,并能让您在聆听优美音乐的同时对钢琴音乐的历史沿革进行全面的了解。

史上最优美的钢琴小品作品分析

1、G大调小步舞曲(巴赫)Menuet in G Major(Bach)
小步舞曲,一译“米哀奴”,原为法国民间流传的一种三拍子舞曲,后来传入宫廷,形成速度缓慢、风格典雅的舞曲,流行于贵族社会。十七、十八世纪巴洛克时期曾被采用为古典组曲和奏鸣曲的第三乐章或独立器乐曲,常为三部曲式,中段以三声中部写成,习惯称“三声中段”。以后的中段虽突破这一格局,但仍沿用旧称。

2、小夜曲Op.3-5(海顿) Serenade Op.3-5(Haydn)
又名《如歌的行板》,奥地利作曲家海顿(Franz Joseph Haydn,1732-1809)约作于1763年,原为《F大调第十七弦乐四重奏》(Op.3-5)的第二乐章。正如实际生活中唱小夜曲的人心情并不完全相同那样,著名的小夜曲名曲虽然都具有抒情性,但情绪也各不相同,有的欢快,有的忧郁,有的激动,有的安宁。这首小夜曲色彩明朗,轻快的漫步节奏和娓娓动听的旋律,具有一种典雅质朴的情调,表现了无忧无虑的意境。在音乐展开过程中的旋律进行时而出现极其自然的大跳音程,使曲调更富于生气。

3、土耳其进行曲K.331(莫扎特)Turkischer Marsch K.331(Mozart)
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作于1778-1783年间,钢琴曲,为所作《A大调钢琴奏鸣曲》(K.331)中的第三乐章,常单独演奏。乐曲原标题为“土耳其风格”,在音乐上特指“模仿土耳其军乐的乐曲”。土耳其军乐原为土耳其禁卫军所用的一种仪仗音乐,始于十五世纪,十八世纪在欧洲广泛流行。
乐曲采用回旋曲式,a小调,小快板,2/4拍子。一开始即呈示主题A,这一主题采用回音式的音型和华丽的倚音,在一紧一松的节奏中轻快地起伏跳跃,简洁而生动,既有进行曲的体裁特征,又具有双拍子舞曲的特点。随后乐曲转为C大调,奏出朴素明快的主题B,然后再现主题A后,进入第二个大段落,在A大调上呈示具有明显进行曲特点的插部主题,其主旋律带有小号吹奏的特色,伴奏声部模仿土耳其军乐中鼓声的节奏型,增强了乐曲的进行曲特点。
乐曲再现主题A后,插部主题变化再现一小段后进入尾声,最后在进行曲的号角声中有力地结束全曲。

4、C大调小星星变奏曲K.265(莫扎特)Ah! Vous Dirai-Je, Maman K.265(Mozart)
本曲是莫扎特在巴黎时所作,是他一连串变奏曲中的第二首。主题来自法语歌曲《哦!妈妈,让我告诉您吧!》,是描写年轻的少女想把爱人的事情向母亲表白的歌曲,后来则以“小星星”之名改编成儿歌,广受人们喜爱。
乐曲主题采用C大调,2/4拍子,结构是主题与12个变奏。主题的表情单纯率真,被公认是以童谣而非情歌。第一、二变奏分别以十六分音符将主题分割、装饰;第三、四变奏由左右手弹奏三连音呈示;第五变奏是由对位法构成的两手对话;第六、七变奏以快速音群为中心;第八变奏转为平行小调c小调,形成一个高潮;第九变奏回原调,主题是两手模仿弹奏;第十变奏是两手交错呈示的华丽的主题;第十一变奏转为柔板,其中加入精致的装饰音,构成典雅的音乐,此处两声部同样以模仿形态导入主题;第十二变奏指定为快板,右手、左手以十六分音符快速音群,到最后的终止和弦一气呵成。

5、C大调第15钢琴奏鸣曲K.545第一乐章(莫扎特)Piano Sonata No.15 in C Major k.545(Mozart)
用莫扎特在他作品目录中所记载的话说,这是属于一首为初学的人而写的钢琴小奏鸣曲作品。在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中,被认为是最容易演奏的曲子。
第一乐章为快板,C大调,4/4拍子,奏鸣曲式。这是一首洋溢着喜悦心情的乐曲。第一主题只有四小节,极为单纯,接着是音阶式的经过句,然后在左手的伴奏下,以属调奏出第二主题,在左手与右手交互奏出分解和弦音型之后,经过颤音衔接结束部。
展开部则承接呈示部结束部的音型,由g小调开始。进入再现部时,第一主题以不常见的方法采用了F大调,在C大调的第二主题出现之前,中间夹着一段音阶型的经过句。这个乐章在左右手交互的音群中结束。

6、致爱丽斯WoO.59(贝多芬)Fur Elise WoO.59(Beethoven)
德国作曲家贝多芬(Ludwig von Beethoven,1770-1827)作于1810年4月27日,钢琴曲。传说为其学生特蕾泽•马尔法蒂所作。后来特蕾泽将本曲乐谱转送给居住在慕尼黑的女友布莱托露。德国音乐学家诺尔(Ludwig Nohl,1831-1885)发现此谱,并于1876年公诸于世。诺尔声称乐谱手稿题词为“献给爱丽斯作为纪念,4月27日,路•冯•贝多芬”,将“特蕾泽”误为“爱丽斯”,后即以讹传讹,成为正式曲名。
乐曲采用小回旋曲式(ABACA),a小调,3/8拍子。主题A清新明快,第一个插部主题B转为F大调,情绪更加开朗,右手快速的分解和弦的伴奏音型使主题显得活泼流丽。主题A再现后呈示第二插部主题C,回到a小调,由主音的持续低音和弦连接而成,端庄典雅,形成了和主题A的对比。最后主题A又一次再现,在柔美抒情的意境中结束。

7、G大调小步舞曲WoO.10-2(贝多芬)Menuet in G Major(Beethoven)
这首乐曲为贝多芬钢琴曲集《小步舞曲六首》(WoO.10)中的第二首,也是贝多芬众多德国舞曲、小步舞曲中最为著名的作品。
乐曲由复三部曲式构成。第一部分为带反复的单二部曲式。主题开头的音调以连绵起伏的小二度音程和带有推进感的附点节奏组成,从容简朴,优雅端庄。经反复后奏出的后半段节奏舒展,旋律起伏也增大,开朗柔和,流丽明快,与主题前半段形成了相得益彰的对比。经反复后,乐曲进入三声中段。中间部采用分解和弦和级进相结合的旋律进行,具有流动性和跳跃感,轻盈而诙谐,与第一部分的文雅的色彩相映成趣。中间部后半段出现轮唱式的呼应,使乐曲的情趣更为浓郁。最后,以第一部分的再现结束全曲。

8、土尔其进行曲Op.76(贝多芬)Turkischer Marsch Op.76(Beethoven)
本曲选自贝多芬为《雅典的废墟》所作配乐的片段,包含主题与6次变奏,本为管弦乐队作品,后改为钢琴曲。乐曲第一主题开始时音量较弱,仿佛一支土耳其军队在明快的军乐声中从远处走来。短促跳跃的旋律轻巧诙谐,生动地刻画了士兵生气勃勃的形象。不久,乐曲奏出第二主题,乐曲更为轻快精巧,诙谐的气氛也更为浓郁。
全曲结构简单明了(A+B+A+B+A+尾声),两个主题交替出现,随后乐曲又一次出现第一主题,并逐渐减弱音量,仿佛军队渐渐走远。最后用一个短小的尾声结束全曲。

9、邀舞(韦伯)Invitation to the Dance(Weber)
德国作曲家韦伯(Carl Maria von Weber,1786-1826)作于1819年,钢琴曲,为祝贺妻子卡罗利涅的生日而作,1821年6月25日作者亲自在柏林首次演出。这部作品是圆舞曲体裁的著名音乐会曲目,并开拓了标题音乐的表现方法。1841年,法国作曲家柏辽兹将本曲改编为管弦乐曲。
据说作者将此曲赠给妻子时,边演奏边向她解释乐曲的内容:一绅士向一贵妇人邀舞。贵妇人开始因腼腆而婉言谢绝,,绅士挚意邀请并和贵妇人交谈一阵之后,两人逐渐融洽起来,最后贵妇人答应了绅士的邀舞,于是两人携手进入大厅,豪华的大型舞会开始了。一曲终了,绅士彬彬有礼地向对方表示谢意,贵妇人答礼,然后两人各自离去。
乐曲由序奏、几个圆舞曲段落及结尾组成。序奏中,从容不迫的低音区的旋律表现绅士邀舞。接下来的高音区旋律表示女方对邀请的婉言拒绝。这两段旋律采用徐缓的速度,具有宣叙调的特点,它们的一呼一应,给人以两人对话的形象。接着绅士更恳切地邀请,旋律中加入了装饰音,以示语言更加动听。女方终于同意,不久后引出了舞蹈场面。
圆舞曲一开始用急速的快板,表现出舞会华丽的色彩。这个主要的圆舞曲主题在后面多次出现,接下来是多支圆舞曲旋律,当主要的圆舞曲主题将音乐推向高潮时突然终止,表示舞蹈已告一段落。
在简短的尾声中,再现了乐曲开头部分表示对话的旋律,描绘绅士致谢,女方回礼的情景。

10、音乐的瞬间Op.94-3(舒伯特)Moments Musical Op.94-3(Schubert)
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Franz Schubert,1797-1828)作于1823-1828年间,钢琴曲,为其收有六首乐曲的同名作品集的第三首,也是流传最广的一首。初版乐谱上曾标有“俄罗斯风格的咏叹调”字样。“音乐的瞬间”为作者首创的一种音乐体裁,是十九世纪初浪漫主义时期兴起的名目繁多的钢琴特性曲之一,具有即兴性和结构短小等特点。

11、即兴曲Op.90-4(舒伯特)Impromptu Op.90-4(Schubert)
舒伯特是一位天才的歌曲作曲家,即使是器乐曲,他也经常加入如歌的旋律,这也是舒伯特作品的特征之一。他的作品有流畅的旋律、自由的和声,以及毫无限制的转调……舒伯特的钢琴曲中以即兴曲最耐人寻味,同时即兴曲也是浪漫派重要的题材。
舒伯特即兴曲作品90号包括四首,本曲是第四首,为稍快板,降A大调,三部曲式。乐曲以即兴的分解和弦下行开始,流畅明亮,流动性极强。旋律转入降a小调,经过多次转调回到降A大调。中段里,十分热情的旋律在升c小调的连续弹奏中奏出,之后转为C大调的热情的旋律,不久主题再现。

12、春之歌Op.62-2(门德尔松)Spring Song Op.62-2(Mendelssohn)
门德尔松从1830年至1835年间,共创作有49首无词歌,都是钢琴小品。浪漫主义时期是写作钢琴小品的最颠峰时期,舒伯特、舒曼、肖邦、李斯特等都写过很多钢琴小品,门德尔松的无词歌也正是这一时期的产物。他的全部49首无词歌曾编为8集出版,每集包含6首曲子。本曲是第五集中的第6首(A大调),是这一集中最为著名的曲子,也是门德尔松《无词歌》中最为著名的一首,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风格。
乐曲的第一段为两个乐句,歌唱性的主题圆润而洒脱,富于弹性。它以小行板的速度起伏于高声部,其他声部在清澈的和声中做琶音式的装饰伴奏,加上踏板的运用,造成了纯朴的春天意境。
中段继续发展主题,节奏较前面紧凑,调性由A大调移高五度至E大调,增强了力度,并运用模仿手法,欢快爽朗的情绪显得更加热烈激动。经过流水般的连续十六分音符的过渡,进入第三段,以原来的A大调再现主题和中段旋律,在下行模进中声音越来越弱,静静地结束乐曲。

13、降D大调前奏曲“雨滴”Op.28-15(肖邦)Prelude in D-Flat Major“Raindrop”Op.28-25(Chopin)
肖邦是浪漫主义钢琴前奏曲的创始人。他所创作的二十四首前奏曲,在整个浪漫主义音乐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肖邦的前奏曲虽然篇幅短小,但形象鲜明、含意深刻。每一首前奏曲都被后人添上标题。虽然这些标题有牵强附会的一面,但从作品的音乐形象来看,也有几分道理。
这首前奏曲,创作于1838年。当时肖邦正在地中海玛略尔岛疗养。关于这首前奏曲的创作,有这样一段传闻:1838年,活跃在巴黎乐坛上的肖邦,由于肺病的恶化,经女友乔治•桑的安排,千里迢迢地来到四季如春的地中海玛略尔岛。由于肖邦的病情和乔治•桑的衣着打扮,使他们在租房问题上发生了困难。后来经乔治•桑四处奔走,勉强借到一座山殿之中的古老寺院。寺院中不但毫无设备,而且漏雨,简直不能住人。因为寺院十分寒冷,而且买东西也很不方便,所以,肖邦的养病得到了相反的效果。有一天,乔治•桑上街买东西,恰巧下了大雨,迟迟不能回来。肖邦躺在家里既寂寞又惧怕。偏偏房间又漏雨,滴滴答答令人心烦。肖邦在不耐烦之中,起身写作,一口气完成了这首著名的前奏曲。
肖邦在这首前奏曲中,形象化地使用了一个固定的单音。它伴以单调的节奏型,好象是对有节奏的雨滴声的描绘。这首前奏曲的音乐形象虽然比较单一,但它仍然有许多细腻的变化。
乐曲的开始部分十分抒情,歌唱性的旋律伴随着悠悠自如的“雨滴”声,仿佛是朦胧的雨中传来的田园牧歌。这段“牧歌”的情绪微微地起伏变化,开始是沉醉在大自然中的悠闲,慢慢地变得有些激动,好象是作者对大自然发出的感叹。
中间部分是一个非常奇特的段落,它把人们引进神秘的境界。低声部缓缓行进的旋律伴随着单调而神奇的“雨滴”音型,显得十分深沉、威严。有人把这段音乐看作是一幅富有浪漫气息的图画:夜间,一列人群在庄严而阴郁的众赞歌中神秘地缓步而行。
中间部分的音乐形象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庄严的众赞歌中,夹杂着各种情绪变化。第一个对比形象,是出现在十二小节的众赞歌以后,低声部的八度双音,在五度的跳进中起伏,加上很强的力度,使这一部分的音乐形象显得十分强烈、鲜明。中间部分的第二个对比形象,是在它的末尾。这是一段十分抒情的音乐,优美的旋律和歌唱性的低音线条综合在中声部隐隐约约可见的“雨滴”声中,显得十分静谧。
前奏曲的再现部分比较简炼,它只再现了一个乐句。但它的尾声比较完整,并且意味深长:音乐渐渐远去,“雨滴”声慢慢消失,留给人们的是无比丰富的想象。

14、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Op.66(肖邦)Fantaisie-Impromptu in c Sharp Minor Op.66(Chopin)
即兴曲是十九世纪初,由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首创的一种音乐体裁。它是指一种形式简洁自由、结构完整、具有即兴性质的中小型器乐独奏曲,常常是用单三部曲式、复三部曲式或变奏曲式写成,乐曲往往能把作者的感情直接体现出来。幻想曲也是一种用复调手法写成的即兴独奏曲。它的主题多采用民歌、舞曲或浪漫曲,结构较自由。肖邦一生共写过四首即兴曲,都是在他创作成熟时期创作的。这四首曲子都没有明显的体裁特征。《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是其中创作最早的一首,写于1834年,编为作品六十六号。
《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的第一段,是激动的快板。从织体上讲,它是一种指法练习曲。在左手弹出一个四拍八度长音之后,主要是弹分解和弦。右手从第五小节进入,全是用快速的十六分音符组成的旋律,十分轻巧,表现如同行云流水般的思绪。
中段转为降D大调。它是如歌的小广板,旋律流畅,温柔迷人,韵味深长,好似对幸福的回忆和幻想。它被人们认为是肖邦最优秀的抒情音诗之一。这个优美的旋律反复一遍之后,又进行了发展。最后,它又回到升c小调上,引出再现部。这时,在情绪上比第一段更加激动,直到后半部,感情才慢慢平静下来。尾声再次出现中段优美如歌、温柔安详的主题。
《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虽然创作于1834年,但是,在肖邦生前并没有发表。音乐研究家们认为:肖邦之所以没有发表它,是因为他感到这首曲子的第一主题和作曲家莫舍列斯的《降E大调即兴曲》的第一主题有些相像的缘故。但是肖邦的主题比莫舍列斯的主题要丰富得多。肖邦是因为不想给人以谈论他袭用别人的主题的话柄,才没有发表这首幻想即兴曲的。

15、A大调“军队”波罗乃兹Op.40-1(肖邦)Polonaise No.3“Militaire”in A Major Op.40-1(Chopin)
肖邦创作的波罗乃兹舞曲,特别是成熟时期创作的几首,音乐内容已经远远超出舞曲体裁所包括的范围。音乐中所包含的波兰民族的精神气质,也远远超过了十九世纪初爱国歌曲形式的波罗乃兹。肖邦的波罗乃兹舞曲包含着丰富的民族内容和深刻的民族意识。
肖邦一生共创作了十二首波罗乃兹舞曲。这些舞曲深刻地体现了波兰民族的精神气质,特别是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末与四十年代初创作的几首,更为突出。其中《A大调(军队)波罗乃兹舞曲》最为流行。
《A大调(军队)波罗乃兹舞曲》创作于1838年,这是一首胜利凯旋的进行曲。据说,这首波罗乃兹舞曲是肖邦多年来创作愿望的体现,它歌颂了波兰民族斗争的光辉业绩。这部作品与四十年代初创作的《f小调波罗乃兹舞曲》和《A大调波罗乃兹舞曲》一起,被认为是肖邦音乐中民族精神体现得最为强烈的作品。
这部作品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光辉灿烂的庆贺场面。强大而丰富的管弦乐式的音响伴随着铿锵有力的节奏,犹如号角齐鸣,震耳欲聋,它象征着波兰民族的胜利和强盛。
第一部分有两个主题。第一个主题刚强有力、气势宏伟,它是全曲的核心。这个主题常常被用来当作波兰的象征。第二主题是第一主题的发展,在音乐性质上两者基本相同。但第二主题缺乏第一主题那种勇往直前的气势,更多地带有舞蹈性质,它仿佛是庆贺军队胜利中的一个舞蹈场面。
第二部分是一个对比性的段落。它也包括两个主题。第一主题具有描绘性,其中动力性的旋律型和鲜明的波罗乃兹节奏相映合壁,构成了一幅进军的画面——步伐整齐的士兵,在号角齐鸣的战场上向前挺进。第二主题是一个富有特性的音型,它由两部分组成:低音的长音颤音和十六分音符的上行级进相结合为第一部分,波罗乃兹节奏为第二部分。两部分的音乐形象虽然不同,但它们相辅相成,构成了一种奇特的效果,表现了炮响号鸣、军队向前的情景。
A大调波罗乃兹舞曲的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完整再现,它使全曲统一在雄赳赳气昂昂的气氛之中。

16、降D大调“小狗”圆舞曲Op.64-1(肖邦)Waltz No.6“Petit Chien”in D-Flat Major Op.64-1(Chopin)
肖邦共创作了十五首钢琴圆舞曲,其中1846年创作的《小狗圆舞曲》是其中最通俗、最流行的一首。
《小狗圆舞曲》是《降D大调圆舞曲》(Op.64-1)的别名。这首圆舞曲的主题是一段快速的旋转式的音型,据说是描写一只爱咬着自己的尾巴急速打转玩耍的小狗,圆舞曲因此得名。因其篇幅短小、简炼而又被后人命名为《一分钟圆舞曲》。作品演奏的时间,实际上已超过一分钟。
圆舞曲分为三段,其中前后两段遥相呼应,构成作品的主要形象。第一段的速度极快,音乐流畅、旋转,而且活泼可爱。它包括两个主题。第一主题以一个下行的短小音型为基础,不断交替反复,给人一种来回旋转的感觉。由于曲调简单、节奏明快,确实象一只天真烂漫的小狗在旋转作嬉。第二主题的音乐性质与第一主题完全一样,但它比第一主题更富有生气。强拍上的三连音使音乐带有几分诙谐色彩,音型的上行模进又使诙谐的气氛更加浓郁。如果说这首圆舞曲是描写小狗作嬉的话,那么这一段恐怕是描写小狗在旋转的同时做着各种滑稽的动作。
圆舞曲的中间部分是一个抒情的乐段。从它的音乐发展来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由两个反复的乐句构成,它深情而富有歌唱性,好象是一支短小的抒情曲,清新爽朗、沁人心脾。第二阶段是一个经过性的段落,它虽然只有短短四小节,但音乐性格鲜明,表现力丰富。大幅度的跳进和半音模进以及低音部节奏重音的变化,使音乐显得十分雅致。第三阶段是第一阶段的发展变化。它主要通过装饰音来加强旋律的表现力,使原来歌唱性的音乐变得谐谑、生动。从圆舞曲的整体布局来看,这一阶段可以看作是通向再现的过渡。
《小狗圆舞曲》虽然比较短小、通俗,但包含的音乐形象却十分丰富。它不仅具有小狗作嬉的外在形象,而且也包含着温柔、文雅的内在表情。这一点恰恰是肖邦音乐的独到之处:它总能以简炼的音响来表现细致的音乐内容。

17、E大调练习曲“离别”Op.10-3(肖邦)Etude “Chanson de L’adieu” in E Major Op.10-3
这是肖邦早期最优秀的作品。作曲家写它的时候才十八岁。在他所有的练习曲中,从旋律动听这方面来讲,无疑是E大调这一首,作品编号是Op.10第三首。它也是作曲家本人最心爱的一首。作曲家的这支曲子,在感情上是与他的祖国、家乡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当时,他的祖国波兰,正遭受着帝俄的统治,因而乐曲在美丽的旋律中,隐藏着淡淡的忧伤。
这首《E大调练习曲》是三部曲式。A段主题婉转动人,带有沉思的意境。由于它是采用模进手法和跨小节的切分节奏(伴奏部分也一直用切分音),加上力度变化,情绪起伏较大。B段主题从快速的十六分音符下行曲调开始,表现出作者对祖国前程的焦虑和不安。音乐经过发展,感情越来越激动。可是现实还不能很快地改变,于是,A段主题再现,作曲家又陷入开始那种深思忧伤的感情之中。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法国拍了一部名叫《离别之歌》的故事影片,选用肖邦的《E大调练习曲》旋律,并根据剧情需要,填上歌词,作为主题曲。本来,肖邦的这首曲子就为人们所喜爱,变成一首电影主题曲之后,它更是受到人们的欢迎了。从那以后,肖邦的《E大调练习曲》多了个标题:“离别”。这就像贝多芬的《升c小调奏鸣曲》多了个“月光”的标题一样,天长日久而为人们所承认了。

18、降E大调夜曲Op.9-2(肖邦)Nocturne No.2 in E-Flat Major Op.9-2(Chopin)
在肖邦写的二十一首夜曲里,这一首情调算是最明朗的,也是最受人们欢迎的一首。这首夜曲写于1830年。
音乐一开始,右手就奏出柔美如歌的主题,左手用匀称的三连音为之伴奏。听到它,你会感到四周是如此恬静和安谧,充满着幸福感。这个柔美如歌的主题,在乐曲中反复了三次。在它之后,A段再现,这次反复时,旋律里加进了一些装饰音,变得更加迷人。在它们中间,穿插了两个不同的乐段,它们都带有即兴的特点,速度上变化较多。后半部还有向属调(降B调)游离的倾向,但是最终它还是回到降E大调上。这是第一插部主题。然后是第二插部,它起着尾声的作用。它的曲调比起前面多了些新的东西。它变化着反复一遍之后,引出一段“华彩”。这里一度闪现出激情,但不久又让位于安谧和恬静。最后,乐曲在宁静的气氛中结束。

史上最优美的钢琴小品(下)
19、梦幻曲Op.15-7(舒曼)Traumerei Op.15-7(Schumann)
本曲为德国作曲家舒曼(Robert Schumann,1810-1856)作于1838年,为钢琴套曲《童年情景》中的第七首。作者曾在写给未婚妻、钢琴家克拉拉的信中写道:“由于回忆起你童年时代,我写下了这部作品。”作者对这部套曲十分满意,他还在信中说:“我非常喜欢它。看来,演奏时会给人们以极好的印象。至少,首先我自己就有这样的感受。”《梦幻曲》是这部套曲中最著名的一首,也是作者所有乐曲中最著名的作品,常单独演奏。这首乐曲充满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它如梦境般的诗情,使人联想到幸福生活的种种情景。
乐曲为F大调,4/4拍子,由四小节上行后逐渐下行的先率构成,速度缓慢,节奏平稳,整个旋律起伏匀称;渗透着宁静的冥想色彩。
后面的音乐只是这一段美妙如歌的旋律的变化重复。这段音乐素材,总共出现八次,每一次起句的末尾都有些变化,使音乐表情细腻动人。衬托旋律的和声丰满而并不复杂,使乐曲增添了一缕温和的情绪。与这支旋律相呼应并有时交织在一起的对位声部,既自然又表情丰富。精练的音乐语言,鲜明的音乐形象,引人入胜的表现力,使这首给人们以美好希望的抒情诗长久流传。

20、快乐的农夫Op.68-10(舒曼)Frohlicher Landmann(Schumann)
本曲选自舒曼的《儿童钢琴曲集》Op.68。这个曲集有时也叫做《为喜爱钢琴的小朋友们而作的圣诞曲集》,共收钢琴小曲43首。舒曼在给友人的一封信中写道:“在写这一曲集的时候,似乎觉得自己已在开始了另一个新的作曲家的生活。”“《童年情景》是属于父母在回忆往事的情形下,为成长的孩子们而写的,而这一《圣诞曲集》,则是拥有先见的预感,是属于为了孩子们向往着未来而写的。”曲集中的乐曲在创作时,很明显考虑到了使孩子们容易弹奏,在技巧上比较浅显,但这些短小的乐曲每首都有着非常惹人喜爱的旋律。
《快乐的农夫》为其中第十首,F大调,4/4拍子。这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乐曲,清爽快活,流传甚广。

21、爱之梦(李斯特)Liebestraume(Liszt)
本曲为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Liszt Ferencz,1811-1886)约作于1850年,钢琴曲。当时李斯特将自己的三首歌曲改编为三首抒情性钢琴曲,题作为《爱之梦》,其中以降A大调的本曲最为著名。本曲的歌词为德国诗人弗莱里格拉特(1810-1876)所作,名为《尽情地爱》,歌词大意为:
爱吧!能爱多久,愿意爱多久就爱多久吧。你守在墓前哀诉的时刻快要到了。你的心总得保持灼热,保持眷恋。只要还有一颗心对你回报温暖,只要有人对你披露真诚,你就得尽你所能,教他时时快乐,没有片刻愁闷。还愿你守口如瓶,严厉的言辞容易伤人。天啊!——本来没有什么恶意——却有人含泪分离。
乐曲引用原歌曲旋律,采用单主题三部曲式,降A大调,稍快的快板,6/4拍子。在分解和弦的伴奏音型衬托下,乐曲一开始就呈示了甜美的主题,平稳宽广的旋律,满含着爱的柔情和愉悦。这一旋律重复一遍后,乐曲随着情绪的波动变得更加热情,旋律渐渐上扬,充满了幸福的憧憬。
经过华彩性的段落后,乐曲移高到其他调上,用更为热情的情绪奏出开头的主题旋律。当变化重复后一段旋律时,乐曲进入高潮,表达了对纯真爱情执着的追求。接着,乐曲出现更为缠绵的华彩段落,并在中音区再现开头的主题,在梦一般美丽的旋律中,恋恋不舍地结束全曲。

22、帕格尼尼大练习曲“钟”(李斯特)La Campanella(Lizst)
帕格尼尼(1782-1840)是以堪称为旷世奇才和富于魔性的风采,使整个欧洲震惊的著名小提琴大师。他曾经给潜心开拓钢琴演奏技巧新领域的李斯特以非常大的启迪,他给李斯特的影响,不但是在演奏上,就是在作品上的影响也是相当大的。李斯特改编了帕格尼尼的六首练习曲,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些改编曲不是拘泥于细节的模仿原作或纯粹地填补和声,因为钢琴用来感染人的手段是和小提琴完全不同的。用不同的手段来获得和原作相同的效果乃是改编者的最重要的任务。
舒曼说:“凡是听过他演奏的人都知道李斯特多么熟悉自己的乐器性能和效果,所以由这位最大胆的钢琴能手——李斯特来解释这位最伟大的豪迈的小提琴演奏能手的乐曲是饶有兴趣的。但是我们只要看一眼,这个惊人的密密麻麻好象翻过来的窗珊板一样布满音乐符号的曲集,就可以明白这里所谈的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看起来李斯特好象想把自己全部经验都放进去,把自己全部演奏奥秘向后代传授。他这个改编曲连最微小的细节都是一丝不苟地忠实反应出原作的精神。”“毫无疑问,这些练习曲极少人能胜任愉快,大概全世界也只有三四个人演奏得了。但决不能以此作为根据认为它对一般人是可有可无、无关紧要的,要知道能够接近巍峨的卓越技巧的高峰,虽然离它还有一段距离,也是高兴的事。”
李斯特将这个曲集题献给舒曼的夫人克拉拉。
本曲为第三首,曲名为《钟》,升g小调,小快板,6/8拍子,是根据帕格尼尼《第二小提琴协奏曲》的第三乐章改编,通常称做《模仿钟声的回旋曲》。这首乐曲所描绘出来的钟声,比帕格尼尼的原曲更为鲜明,尤其是高音部的音色之美,即使别的钢琴曲也很难媲美。当然,演奏需要很高的技巧和华丽的音色。

23、摇篮曲(勃拉姆斯)Wiegenlied(Brahms)
本曲为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1833-1897)作于1868年,题献给法贝尔夫人,原为声乐曲,为其所作《歌曲五首》(Op.49)中的第四首,后被广泛改编为各种器乐曲。作者的作品向以严肃著称,但本曲却温和朴实,成为广泛流行的乐曲之一。
法贝尔夫人原为作者在汉堡指挥的女声合唱团成员之一,曾与作者关系密切。她喜欢唱一首据说是亚历山大•鲍曼(Alexander Baumann)所作的维也纳圆舞曲。1868年作者听说他的次子诞生,打算谱写一首摇篮曲表示祝贺。于是把她喜欢的那首圆舞曲略作更动后放在钢琴伴奏声部,同时配以摇篮曲的旋律。原歌曲有两段歌词,大意为:安睡吧,在玫瑰花的荫护下,在花丛中睡到天明上帝来唤醒你的时候。安睡吧,在天使的守护下安睡吧。天使将在梦中给你美丽的圣诞树。在梦中安详地作天国之梦吧。
乐曲采用F大调,行板,3/4拍子。简朴的主题充满了温暖安详的情绪,表现了母亲深挚的怜爱。伴奏声部的形成了摇篮的晃动感,烘托了平稳宁静的气氛。乐曲后半段以上行的八度跳进,仿佛充满了希望和憧憬。

24、圆舞曲Op.39-15(勃拉姆斯)Waltz(Brahms)
本曲勃拉姆斯作于1865年,为钢琴四手联弹,为其献给德国音乐学家汉斯利克的钢琴四手联弹曲集《圆舞曲集》中的第十五首,1867年在维也纳首次演出。同年作者改编为钢琴独奏。
乐曲篇幅短小,A大调,中板,3/4拍子。主要主题平稳匀称,温柔而庄重,具有一种朴实内在的美。主要主题反复以后,出现了另一支情绪色彩稍微明快的旋律,接着两个主题依次再现,最后,当主要主题出现时添加了一些装饰性的旋律进行,使乐曲更显得妩媚可爱。

25、少女的祈祷(巴达捷芙斯卡)The Maiden’s Prayer(Badarzewska)
本曲为波兰女钢琴家巴达捷芙斯卡(Thekla Badarzewska,1838-1861)作于1856年。本曲为举世皆知的钢琴小品,其结构单纯,浅显纯朴,但亲切感人,虽略带伤感,但又异常柔美,逼真地表现了一个纯洁少女的美好心愿。俄国作家契诃夫十分欣赏这首小品,在创作剧本《三姐妹》时,曾注明将此曲用于第四幕。
乐曲采用主题与变奏的曲式结构,降E大调,4/4拍子,行板。简短音阶下行接两个琶音引子后,便是由分解和弦的上行音调和轻捷的下行音调组成的主题。其波浪式的旋律线和上下行的音型,具有柔和的回旋感,表现了天真无邪的少女的遐思和幻想。
八个小节的主题重复一遍后开始了三次变奏,仿佛预示着少女丰富的感情变化。

26、船歌Op.37b-6(柴可夫斯基)Barcarolle Op.37b-6(Tchaikovsky)
本曲为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Peter Iyrich Tchaikovsky,1840-1893)作于1876年,为钢琴套曲《四季》中的六月副标题。《四季》套曲由十二首附有标题的独立小曲组成,每首小曲与十二个月的季节特点相关联。
六月的标题为:“走到岸边——那里的波浪啊,将涌来亲吻你的双脚,神秘而忧郁的星辰,将在我们头上闪耀。”乐曲采用三部曲式,g小调。主题如同人声演唱的艺术歌曲那样扣人心弦,匀称而略有起伏的伴奏如同微波荡漾,温和中略带着忧郁,如同初夏夜晚的河面上孤寂的小船轻轻地向着远方飘荡。中间部分转为快板,情绪一变而为开朗欢快,随后,再现第一部分,最后在慢慢减弱的音响中结束。

27、三套马车Op.37b-11(柴可夫斯基)Trokia(Tchaikovsky)
本曲为《四季》钢琴套曲中的十一月,有时也译为《雪橇》,标题为:“别再忧愁地向大道上看,也别匆忙地把马车追赶。快让那些抑郁和苦恼,永远从你心头消散。”
三套马车在雪原上奔驰,是典型的俄罗斯严冬的景色。乐曲采用三部曲式,第一部分的主题由中庸的快板和五声音调组成,质朴而宽广,使人联想到车夫哼唱着俄罗斯民歌,赶着三套马车在茫茫雪原上奔驰的情景。中间部分较为活跃,带有歌曲和舞曲的双重特点。在小二度倚音装饰下,生动地模仿了马车铃铛的声响。这一旋律在铃铛声中盘旋跳跃,使乐曲充满了生气。

28、幽默曲Op.101-7(德沃夏克)Humoreske(Dvorak)
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Antonin Dvorak,1841-1904)作于1884年8月,为其钢琴曲集《八首幽默曲》中的第七首。幽默曲是一种具有幽默诙谐感的器乐曲,流行于十九世纪,规模一般不大,格调高雅,表情变化较大。全曲采用复三部曲式,第一部分旋律流畅优美,穿插于音符之间的短时值的休止符,使乐曲充满了活泼幽默的色彩。中间部转入同名小调,旋律纯朴动人,具有浓厚的民歌风格。随后音乐再现第一部分结束。

29、致春天Op.43-6(格里格)An Den Fruhling Op.43-6(Grieg)
挪威作曲家格里格(Edvard Grieg,1843-1907)作于1884年,为其包括六首小曲的钢琴曲集《抒情小品》中第三集的最后一曲,也是作者所作六十六首抒情小品中最著名的一首。
乐曲采用三部曲式,升F大调,热情的快板,6/4拍子。乐曲首先在高音区轻轻地、连续地奏出用主三和弦构成的两小节前奏,犹如春天悄悄的敲门声。在这一和弦音型的衬托下,乐曲在低音部呈示悠长柔和的主题。这一主题犹如一首流丽的抒情歌曲,纯朴温暖,充满对春天的赞美和歌颂。乐曲进入中间部后色彩略为暗淡,蕴含着几分惆怅,随后渐渐增强力度,使乐曲情绪逐步激动起来。接着,乐曲移至高音区,用八度再现主题,最后在悠长的颂叹声中静静地结束。

30、致野玫瑰Op.51-1(麦克道威尔)To a Wild Rose(Mac Dowell)
美国作曲家麦克道威尔(Edward Mac Dowell,1861-1908)作于1896年,为其包含十首小品的钢琴曲集《森林素描》中的第一首。乐曲短小简练,单纯优美。A大调,2/4拍子,开头的四小节为乐曲主要的音乐素材,据说系作者根据印第安民间音乐所作,起伏平缓,悠长朴实的旋律充满了幽静淡雅的色彩,犹如一朵含露待绽的玫瑰,在清新的山野间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馨香。

31、明月之光(德彪西)Clair de lune(Debussy)
法国作曲家德彪西(Claude Debussy,1862-1918)作于1890年,1905年修订,为其早期代表作《贝加马斯卡组曲》中的第三首。本曲为作者流传最广的钢琴作品,意大利评论家加蒂指出:“那上行琶音是如此轻盈,犹如向天空喷涌的清泉,然后在主属音的交替中恢复平静,主题在这一背景中延伸扩展,宽广而富有表情。”
乐曲一开始在行板速度上呈现的乐思温和而幽静,这一委婉的旋律,轻轻波动、缓缓起伏,描绘了月夜特有的诗情画意。接着,在和弦的晃动下,高音区轻轻奏出富有歌唱性的“月光曲”。随后,速度稍稍加快,流动的琶音,如同月光荡漾,流畅而舒展。在琶音衬托下,上声部也越来越明朗,着意描绘了溶溶的月色。最后,再现开头的乐思,以分解和弦织成的柔美结尾终曲。

32、亚麻色头发的少女(德彪西)La fille aux cheveux de lin(Debussy)
本曲德彪西作于1910年,为其《前奏曲集》第一集中的第八首。作者大约在创作本曲的十八年前,曾根据法国诗人列尔的诗作谱写过一首同名艺术歌曲,其中有这样的诗句:“在夏天明朗的阳光下,美丽的少女与云雀在共同歌唱。”据说作者即根据诗歌中的少女形象创作了这首乐曲。
音乐一开始即呈现出优美的主题,这一主题具有五声调式的特点,流畅的旋律和轻松的三拍子节奏微微起伏,温柔宁静中透出少女青春的活力,使人联想到沐浴着阳光的少女那充满憧憬和幻想的微笑。这一抒情主题进一步发展和再现,最后在清新柔美的气氛中终曲。

33、水中倒影(德彪西)Reflets dans l’eau(Debussy)
这是德彪西钢琴作品《意象》第一集中的第一首。当德彪西完成了《意象》的第一集和第二集后,写信给出版商说:“我确信本曲能在舒曼的左侧,在肖邦的右侧占有一席之地。”从中可以看出他的自信及满足之意。
乐曲开始时,浮动的和弦犹如潺潺流水,中间的旋律预示着水中倒影。一系列滑音和弦像一阵柔和的清风,使水面泛起粼粼银光。缓慢的主旋律在不断变幻的和声衬托中,纤细地刻画出水中倒影的清澈轮廓。德彪西认为这首作品体现了“和声化学”的最新发现,其中也有对全音阶和五声音阶的尝试。

34、水的嬉戏(拉威尔)Jeux d’eaux(Ravel)
这是拉威尔学生时代的作品,以古典的单乐章奏鸣曲式写成。乐曲中大量采用了和声、织体、音区、力度的变化等印象派技巧,从而成为确立拉威尔钢琴音乐风格的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经他的手法使用的和弦,不论是何种不协和和弦,其音响总是清澄透明,这首乐曲中洋溢着无比的诗情画意。拉威尔将此曲献给了他的老师弗瑞,并附加了诗人雷尼尔的诗句:“给心地善良的水,带来嫣然微笑的河神。”
乐曲的第一主题奏出的不协和音响,似清澈透明的溪流,这是乐曲的基本要素。第一主题在发展中越显光彩。第二主题是优美的水之歌,带有五声调式的性质,时而由左手奏出,右手则以清脆的“水滴”般的音型伴奏;时而又由右手奏出,左手则以流动的分解和弦陪衬。
展开部喧闹的水声更为热烈,先是欢唱着向前流淌,后来又像是集成一股瀑布,将水花喷射到天空,再从高处落下,崩裂成碎珠万粒向四处飞散。最后,当主题再现之后,涓涓细流汇聚在一起,会合成一条光彩夺目的清泉,缓缓地流向远方。

35、爱的问候(埃尔加)Salut d’amour(Elgar)
英国作曲家埃尔加(1857-1934)1888所作,钢琴曲。据说埃尔加是个极富感情的人,对妻子更是怀着一腔的爱恋。这首名为《爱的问候》的小品正是他题赠给妻子的。乐曲的主题像它的名字一样动人心弦,细腻委婉的旋律,情真意切。

Piano Gems Classical Music Pieces专辑歌曲

disc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