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国媛的吉他谱
暂无该艺人的吉他谱,欢迎发布
黎国媛生于台湾,自幼追随名钢琴家伉俪吴漪曼教授与萧滋博士习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3岁时获得教育部举办之音乐资赋优异儿童甄试优胜,次年远赴奥地利并顺利进入国立维也纳音乐与艺术大学(Hochschule (Universitat) fuer Musik und darstellende Kunst aus Wien) 深造,先后师事Hans Graf与Dieter Weber教授,1975年曾获得奥地利教育部颁给"特殊才艺奖学金"。1980年以特优成绩,荣获全体评审一致同意颁予「最杰出奖之演奏家文凭」(Konzert Diplom mit Auszeichnung)。
在学期间曾数度获得甄选参加俄国名钢琴家Stanislav Neuhaus与奥地利名钢琴家Friedrich Gulda之大师研习会,并于1981年荣获邀请,得以追随当代德国钢琴大师Wilhelm Kempff专研贝多芬钢琴作品演绎法。1984年时获 "李斯特现代传人" Alicia Kezeradze Pogorelich夫人之赏识,赴英国伦敦深造。其后于1988年亦曾获甄选参加萨尔兹堡音乐节大师研习会,与俄国名师Dimitri Baschkirov研习琴艺。
1981年旅居加拿大,曾出任魁北克圣约翰音乐营驻营艺术家并任教于金斯顿皇家大学; 除了数度与魁北克圣约翰乐团合作外,并积极展开个人及室内乐的演出; 其中包括魁北克文化局主办之"世界和平文化展"之演出及为加拿大前总理鲁道夫(Pierre Trudeau) 及其它政要名流所举办之"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之夜"。 1986年应加拿大国家电影局之邀,赴俄国莫斯科拍摄音乐纪录片。 此片并于次年入选参展蒙特娄国际影展(Montreal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1987)。
1986年秋返台后,开始展开活跃的演出活动,除了定期的个人独奏会外,曾先后与多位知名音乐家(如胡乃元、诸大明、徐以琳等)合作演出。亦多次受邀参与国人作品发表会( 如许常惠、潘皇龙、许博允等作曲家),并曾与国家交响乐团、台北市立交响乐团、台湾省立交响乐团、台北市立国乐团、香港中乐团等合作演出钢琴协奏曲。1990年亦曾受邀赴澳门国际音乐节举行独奏会。
1991年开始,亦投身于多媒体的表演艺术,包括舞台剧 "三个乖张的女人所撰写的匪夷所思的女性论文"、 与香港当代舞团及林怀民之云门舞集分别于香港及台湾合作演出史特拉汶斯基双钢琴版之"春之祭"舞展、于市立美术馆与罗曼菲发表"爱与死"之多媒体表演以及于关渡艺术节与古名伸之音乐舞蹈即兴表演等。
近年来,曾于国家音乐厅举办一系列的钢琴独奏会,分别诠释斯拉夫民族作曲家、德奥作曲家及法国作曲家(来自巴黎的人名系列音乐会)等音乐家之作品。亦定期参与每年度举办之关渡艺术节、关渡乐集、花卉艺术节、亚太艺术节及北艺大教授巡回音乐会之钢琴独奏、室内乐、双钢琴、声乐伴奏及个人钢琴即兴演出。2007年于北艺大25周年校庆举办「弹指之间-剧场即兴音乐会」,2009年参与台湾国际钢琴艺术节举办的双钢琴之夜演出,并先后于2005年及 2008年协助侯孝贤导演之新片『最好的时光』与『红气球』音乐配乐,录制个人钢琴即兴演奏乐曲,参展法国坎城国际电影节(Canne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
黎国媛目前为国立台北艺术大学音乐系专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