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Beatles
吉他谱: 1000 粉丝: 283
小简介

披头士乐队(The Beatles,又译甲壳虫乐队)毫无疑问是流行音乐界历史上最伟大,最有影响力,拥有最多歌迷,最为成功的乐队。披头士乐队对于流行音乐的革命性的发展与影响力无人可出其右,对于世界范围内摇滚的发展做出了非常巨大的贡献,影响了自60年代以后的数代摇滚乐队的音乐和思想,直接影响了摇滚乐的变革和发展,在英国,披头士乐队更是影响了60年代至今几乎每一支乐队的形成和发展。而乐队中四名伟大的音乐家,特别是约翰·列侬(John Lennon)和保罗·麦卡特尼(Paul McCartney),对于世界各个角落的后辈摇滚歌手及音乐创作者们的影响持续至今。披头士乐队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引领了轰轰烈烈的,被美国称为“英国入侵(British Invasion)”的音乐文化入侵浪潮,从根本上冲击了美国音乐的基础,彻底埋葬了“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Elvis Presley)的王朝,统治了美国唱片市场,并影响了此后美国本土流行音乐的发展道路。

【历史】
  
虽然从成立到解散,披头士乐队仅仅存在了十年的时间,但是乐队作为一个音乐文化的革命者,他们不仅拥有世界上最高,而且令后人难以企及的唱片销售纪录,而且他们的文化影响力也早已超过了其艺术的本身。披头士乐队在这几十年的时间里,早已成为了流行音乐和流行文化的标志,同时也成为了英国文化和英国历史的一个商标,他们中的成员也有被英国女王加封晋爵。
披头士乐队引领了六、七十年代世界各个国家的流行文化方向,成为时尚流行的风向标,关于披头士乐队的任何东西全部都成为了最具文化内涵的商品,而披头士乐队曾经使用过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以惊人的天价来拍卖。披头士乐队除了不计其数的登上各种杂志的封面以外,还经常登上世界多个国家的邮票和明信片等纪念品,他们拥有不计其数的相关主题博物馆和纪录片,电影等相关文化资料储存组织。除此以外,在世界上至今仍拥有大量的披头士乐队成员的职业模仿者,以及专业组织和评判模仿大赛的机构和组织。披头士乐队以及披头士文化早已成为人类在20世纪文化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被永远铭刻,他们作为上个世纪流行文化的商标,从未受到任何的挑战。
最初,这支神话般乐队的开始是从英国名城利物浦开始的。早在披头士乐队录制专辑轰动世界的五六年之前,这支看起来和其他无名乐队并没有太多区别的音乐团体就已经开始了他们传奇般的经历。在20世纪50年代,英国流行起了噪音爵士乐,当时只有十几岁的约翰·列侬(出生于1940年10月9日,1980年12月10日在美国纽约遇刺身亡)就是当时追逐潮流的一个叛逆青年,1956年,16岁的约翰·列侬在利物浦一处教堂里结识了小他两岁的保罗·麦卡特尼(出生于1942年6月18日),两人都给对方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流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双子星走在了一起。1957年3月,正在高中读书的列侬购买了一把吉他,并且在高中校园里组建了一支名叫Quarrymen的噪音爵士乐队,乐队的名字来源于他们的学校Quarry Bank高中。保罗·麦卡特尼马上就加入了列侬的这支乐队担任另外一名吉他手,不久之后麦卡特尼的好朋友乔治·哈里森(George Harrison,出生于1943年2月25日,2001年11月29日在美国洛杉矶因恶性脑肿瘤去世)也加入了乐队成为了第三名吉他手,与此同时也陆续的有其他乐手临时性加入并退出这支高中校园里的乐队,其中留队时间较长的是乐队的鼓手柯林·汉顿(Colin Hanton)他于1957年加入,于1958年退出。最终,约翰·列侬,保罗·麦卡特尼和乔治·哈里森这三名利物浦吉他手在50年代末构成了Quarrymen乐队的核心稳定阵容。
1960年3月,约翰·列侬的大学同学兼好友,才华横溢的贝斯手斯图亚特·苏茨里费(Stuart Sutcliffe,出生于1940年6月23日,1962年4月10日因突发型脑出血病逝)加入了Quarrymen乐队,同时他建议乐队更名为甲壳虫乐队(the Beatles),1960年夏天,Quarrymen乐队把名字变更为银色披头士乐队(the Silver Beatles),一直缺乏固定鼓手的乐队也找到了合适的鼓手彼德·贝斯特(Pete Best,1941年11月24日出生在印度Madras市)加入,同年8月份,乐队正式定名为披头士乐队(The Beatles)。随后披头士乐队前往联邦德国的汉堡作为乐队在欧洲的起点,但是汉堡的经历却为披头士乐队泼了一头冷水。在汉堡,劈头士乐队虽然非常成功的在当地的一些俱乐部站住了脚,并且成为了当地一支小有名气且颇受欢迎的乐队,但是在1960年末,由于乔治·哈里森尚未成年,所以他们被西德方面遣送出境,披头士乐队再次回到了英国的利物浦,但是乐队通过在利物浦的一些演出渐渐成为了当地较为知名的小乐队。
1961年3月份,披头士乐队再次回到了德国的汉堡,去作为汉堡歌星托尼·谢里丹(Tony Sheridan)的后备乐队来参与专辑的录制工作,在此期间披头士乐队也创作了一些歌曲,但是没有被发表,不过这些音乐在披头士乐队成名之后陆续的被发行,这些早期作品证明了他们从这时开始就已经开始展现自身的才华了。与此同时,披头士乐队在利物浦的事业发展则日渐辉煌,在当地的俱乐部和酒吧的演出使他们渐渐从一支地下乐队逐渐的走向当地音乐文化的前台,在利物浦和默西塞德郡(Merseyside)地区,披头士乐队已经拥有了大量的忠实的歌迷和听众群体,而他们在卡文俱乐部(Cavern Club)经常性的演出表演早已成为了流行音乐界的一个传奇,整个1961年,披头士乐队的一系列活动为他们日后的成功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但是同样在1961年,乐队的贝斯手斯图亚特·苏茨里费却重新回到了大学校园去完成他的学业,保罗·麦卡特尼转而成为了乐队新的贝斯手,乔治·哈里森成为了主吉他手,约翰·列侬担任节奏吉他,彼德·贝斯特担任鼓手,但同时他们在演唱和表演的时候又经常互换和演奏其他各种乐器,而每个人几乎都是乐队的主唱歌手。
在1961年,披头士乐队在利物浦演出和表演的过程中,乐队从最初时候的仅演唱翻唱曲目,到后来乐队成员自行创作歌曲,特别是约翰·列侬和保罗·麦卡特尼两个人相互合作创作了大量在日后脍炙人口的歌曲,同时他们也开始了自己音乐风格的探索,从最初的噪音爵士乐,到逐渐从民谣,布鲁斯,R&B音乐和摇滚音乐中汲取精华加以融合,形成自己的风格,同时开始了在各种乐器演奏技巧并将其融入乐队音乐的摸索。同是在这一年,披头士乐队的忠实歌迷,乐队前贝斯手苏茨里费的女朋友Astrid Kirchherr突发奇想,让乐队的所有成员全部把头发剪成拖把头一样的发型,这一起怪诞的想法变成了现实,这一发型也成为了披头士乐队成名以后的商标之一,并且带动了后来的流行方向。不过并不是乐队每一名成员都非常乐意把头发剪成拖把头一样的发型,乐队的鼓手贝斯特就特例独行的留着和乐队其他成员完全不同的发型。1961年底,披头士乐队的巨大潜力被利物浦的唱片店老板布莱恩·爱泼斯坦(Brian Epstein,生于1934年9月19日,1967年8月27日由于吸毒过量死于伦敦的家中)所发现,并且在不久之后成为了披头士乐队的经理人,他成功的运作即将把披头士乐队带上世界音乐的颠峰。
1962年1月1日,披头士乐队前往Decca Records唱片公司试音,但是最终被唱片公司管理人员迈克·史密斯(Mike Smith)回绝,并且声称,吉他乐队已经没前途了。此前他们已经被多家唱片公司所拒绝,但是在爱泼斯坦的带领下,披头士乐队再次前往百代(EMI)唱片公司的下属Parlophone公司碰运气,经过试音之后,唱片公司制作人乔治·马丁(George Martin)在1962年5月9日和披头士乐队正式签约。除了忙于和唱片公司的签约谈判,披头士乐队还继续在德国和英国进行演出,而成功和唱片公司签约后的爱泼斯坦开始潜心包装乐队的形象,除了已经形成的发型之外,还在着装等各方面打造披头士乐队,1962年8月16日,不合群的鼓手彼德·贝斯特被爱泼斯坦开除出队,这一决定引起了广泛而持久的争议,而他的被开除原因也是被传说的多种多样,有说法称贝斯特的离队是因为他不合群体的着装打扮和发型,也有说法称贝斯特是因为古怪多变的性格,以及乐队其他成员嫉妒他良好的形象,特别是在女性歌迷中的地位而被开除,还有说法称制作人乔治·马丁对他的鼓技不满。最终,利物浦土生土长的鼓手林戈·斯塔尔(Ringo Starr,原名Richard Starkey,生于1940年7月7日)被应招入队取代了彼德·贝斯特,而乐队的成员也实现了清一色的利物浦本土化。而1962年对于披头士乐队的另一个重要事件就是乐队的前任贝斯手斯图亚特·苏茨里费因脑出血病逝,年仅22岁。林戈·斯塔尔加入之后,披头士乐队立即开始了乐队第一支单曲《Love Me Do/PS I Love You》的录制。在这首单曲发行之后,顺利的排进了英国单曲榜的前20名,据说爱泼斯坦为了乐队的单曲能够进榜而自掏腰包购买了一万张,同时,披头士乐队也正式成为了英国广播公司(BBC)的固定表演嘉宾,从1962年到1964年,披头士乐队共在BBC进行了50多场表演。
1963年,披头士乐队的第二首单曲《Please Please Me》迅速成为了英国单曲榜的冠军单曲,同时这首单曲也被公认为是“英国入侵”浪潮的标志性单曲。随后披头士乐队发行了第三首单曲《From Me to You》同样成为了英国单曲榜冠军。1963年3月22日,披头士乐队发行了第一张专辑《Please Please Me》,这张专辑在发行之后迅速成为了英国专辑榜的冠军,并且在冠军位置上异常惊人的连续称霸了长达30周的时间,这在英国引起了轰动,上至皇室宗族,下至黎民百姓无不被披头士乐队的音乐所吸引,无论男女歌迷都为之倾倒,这些狂热者们也拥有了自己的专有名词“Beatlemania(披头士狂)”。披头士乐队的音乐在这时候已经初步成型,他们富有活力的音乐迎合了战后英国新一代的年轻人要求文化解放的思潮,带动了这一趋势的发展,同时他们的音乐融合了不同的风格和音乐元素,无可挑剔的音乐旋律以及谐和的音乐融合,兼有活力四射的吉他演奏以及诗意般的歌词和极其富有感染力的演唱,因而迅速主宰了英国的音乐市场,也带动了整个英国文化的发展,保罗·麦卡特尼和约翰·列侬成为乐队音乐创作的核心,两位天才之间的完美配合成为了音乐界的一段佳话。而制作人乔治·马丁卓越的制作才能也被人们所肯定,他完美的理解了披头士的音乐,并且精妙的音乐和器乐编排,成为了披头士音乐取得辉煌成就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披头士乐队的更伟大之处在于他们并没有使自己的音乐陷入一个程式化的怪圈,他们并没有使自己的音乐停滞不前,而是不断的摸索前进,进一步的去发展完善自己的音乐风格,并且在编曲,创作,以及器乐的表演方面进一步提高。披头士乐队在1963年底发行的第二张专辑《With the Beatles》,除了进一步的巩固了他们的地位之外,也充分表现了乐队在作曲以及各种乐器的演奏配合和编排上的成熟,他们用多种不同的乐器创造并完美的演绎了许多不同的音乐旋律以及把他们谐和的编排在一起,此时的披头士乐队已经具备了高出其他任何人一筹的王者实力,到1963年底,披头士乐队已经初步的统治了英国的音乐,狂热的歌迷们遍布英国的每一个角落,仅仅发行了两张专辑,但是披头士成为了文化现象。
大西洋对岸的美国显然不会对英国的疯狂充耳不闻,百代公司在美国的伙伴Capitol公司成为了最先的获益者,他们发行的单曲迅速席卷了美国的单曲榜,1964年初,Capitol公司发行了披头士乐队第一张美国专辑《Meet the Beatles》,结果他们在美国引起了并英国更剧烈的疯狂,专辑发行后不久,披头士在电视节目《The Ed Sullivan Show》中出现,结果吸引了全美超过七千三百万的观众收看,美国同样出现了极大量的披头士狂热者,披头士乐队成为了美国最受欢迎,最具轰动效应的乐队。同样,由于披头士乐队的出现,也掀起了“英国入侵”浪潮。从此之后,披头士的每一张专辑,每一首单曲都可以在大西洋两岸非常轻松的成为排行榜的冠军。他们对于唱片市场的统治地位,再没有任何人和乐队可以对他们形成任何冲击。1964年,披头士乐队出演了第一部电影《A Hard Day's Night》在这部类似于自传性质的电影中,除了电影上的欢快活泼的音乐喜剧形式赢得了巨大的票房成绩和影评界的广泛好评以外,乐队贡献的电影原声更是具有革命性意义的。列侬和麦卡特尼的完美依然在继续,英国摇滚风格的音乐除了在英国引领音乐的发展之外,还逼迫着美国的一些慢节奏民谣歌曲风格的乐队和歌手投入到了摇滚音乐之中,就连美国音乐的象征“猫王”埃尔维斯也开始做出变化以对拯救自己的音乐市场做垂死挣扎。在这部电影原声中,乔治·哈里森受到了美国“革命的音乐诗人”鲍勃·迪伦(Bob Dylan)扔掉木吉他,拿起电吉他唱摇滚的影响,第二个拿起了电吉他来演奏摇滚歌曲,产生了极其巨大的影响,直接推动了摇滚音乐革命性的变革并影响了摇滚乐以后的发展。
随着披头士乐队成功的冲开美国唱片市场的大门,滚石乐队(the Rolling Stones)等众多的英国乐队在此后一拥而上,从根本上冲击了美国音乐市场,“英国入侵”轰轰烈烈的在更大范围内展开了,但是始终没有任何乐队对披头士乐队的地位形成威胁,而披头士乐队和鲍勃·迪伦一起成为了后来摇滚乐发展的教父级人物,英国的众多乐队影响了此后的数代美国摇滚音乐歌手和乐队的风格和思想。从1964年到1965年,披头士乐队又发行了《Something New》,《Beatles for Sale》,《Beatles '65》,《Beatles VI》,《Help!》,《Rubber Soul》等多张专辑和电影原声,这些专辑除了继续轻易的获得巨大销量以外,虽然某些部分带有商业催生的色彩,但是绝大多数在音乐上也是不断的进步,在吉他演奏和其他各国乐器的使用融合上,披头士依旧是世界领先,并且他们不断的汲取其他音乐人的精华,列侬就从鲍勃·迪伦的歌词创作中吸取了很多非常优秀的经验,并且表现在了自己的音乐中,这种不断追求进步的状态使得披头士在音乐领域保持着持续进步的辉煌成就,而这期间的一些单曲也呈现出民谣和乡村风格,并且更多的注重了列侬和麦卡特尼个人感情的表达。除了发行专辑以外,披头士还增加了全球性的巡回演出,这使他们的辉煌和巨大的影响里渐渐成为了全球性的,他们的歌迷开始遍布世界各个角落。同时,他们所主演的电影《Help!》在票房商业取得了更为巨大的成功。
1966年,披头士乐队又发行了专辑《Revolver》,这张专辑依旧在世界范围内热销,不过这张专辑的风格却开始更加趋向于迷幻音乐,虽然这种变化是非常成功的,编曲,旋律,吉他的表现都依旧是协调组织的非常完美,但是此前听多了披头士那种摇滚风格的歌迷却有一部分声音认为披头士应该继续自己的器乐和声乐表现非常完美的摇滚乐风格,而不应该趋于迷幻色彩。尽管有不同声音,但是绝大多数的披头士狂热者仍旧继续着自己的狂热,专辑中多首单曲仍然在世界各国轻松的成为排行榜冠军,续写着披头士乐队以前的辉煌。在1966年发行的另一张专辑《Yesterday...And Today》封面却引起了相当巨大的争议,由于封面的生肉以及屠杀玩具娃娃的封面来抗议Capitol唱片公司控制他们唱片在美国市场的生杀大权,结果这些唱片在送往唱片店不久尚未发行的时候就被封存禁止发售,直到一个星期之后封面重新换成了普通图案之后才再次上市发售,而现在拥有那张专辑原始封面的唱片其珍藏价值早已超过数万美元。同年,乐队又因为列侬的“披头士比耶稣更受欢迎”的言论而一度遭到了电台和媒体的封杀,但是这只持续了很短时间媒体就妥协了,在披头士道歉之后,他们重新对披头士敞开了大门,似乎披头士确实比耶稣更受欢迎。但是乐队在1966年8月29日结束了在旧金山Candlestick公园的演唱会之后,就宣布暂停巡回演出,集中精力在录音室去做音乐创作。但是媒体却广泛的认为乐队即将解散,特别是乐队的成员在注重乐队发展的同时也开始了个人音乐的发展,更加刺激了这种说法的蔓延,不过披头士最终以新单曲核心专辑的发布而彻底打消了媒体的各种猜测。
1967年,披头士乐队发行了专辑《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这张专辑不仅让披头士继续着流行和摇滚乐界的统治性地位,同时也是披头士出色的迷幻音乐专辑,多种乐器的混杂以及多首歌的混录等,旋律、编曲、歌词、器乐等各方面仍旧是无可挑剔,同时专辑中歌词所流露出的嬉皮士态度,再一次代表了当时社会上年轻人的思想,披头士再次代表了年轻一代的文化思潮,因而虽然他们的迷幻音乐以及生活上开始服用迷幻药的做法受到了一定的压力,不过披头士却依然扮演着青年人先锋的角色,披头士依然是文化的先驱,不过他们的音乐却开逐步的离开摇滚乐转而向着流行音乐的方向发展和变化。1967年8月27日,披头士乐队的经理人,为乐队做出过卓越贡献的爱泼斯坦由于吸毒过量而死在了伦敦家中,种种迹象表明,爱泼斯坦可能是蓄意服毒过量自杀。失去了经理的披头士突然变得有些混乱无主,他们自编自导拍摄的第一部电影《Magical Mystery Tour》在BBC播出,但是最终遭到评论界的口诛笔伐以及媒体的刁难,虽然电影的原声专辑仍旧受到了歌迷们的疯狂欢迎,但是这一切却成为了披头士乐队出现崩溃的开始。
1968年,披头士乐队在爱泼斯坦去世之后建立了自己唱片公司Apple Records,用来管理和组织乐队的财政问题。但是披头士乐队成员多年来对于印度宗教的追捧却在这时达到了极至,他们偷偷的来到了印度,潜心修行印度宗教,但是随着媒体的刁难和追逐,乐队成员最终被迫离开了印度,并且放弃了宗教方面的学习。同时由披头士乐队制作音乐的另一部动画片《黄色潜水艇(Yellow Submarine)》再次遭到媒体和批评家们的责难,不过歌迷们的狂热并没有受到丝毫的减弱,影片同名主题歌《黄色潜水艇》也已经成为了披头士的经典作品之一。1968年末,披头士乐队发行了双唱片的专辑《The Beatles [White Album]》,这张专辑在进一步巩固他们在歌迷群体中影响力的同时,又重新赢得了各方的好评,重新证明了乐队成员的大师级水平。在这张专辑中,披头士乐队放弃了迷幻音乐,转而继续坚持以吉他为主的摇滚乐,并且继续展示他们的多种风格融合以及多种乐器的演奏能力和编曲等才华,这张专辑也成为了披头士乐队最经典的专辑之一。但是在专辑辉煌的背后,披头士乐队不可调和的原因逐步的被暴露出来了,与早期音乐创作和表演时相比,此时的披头士音乐已经开始出现个人化程度过高的现象,一首歌并不是由集体或者个人创作出来之后再由乐队集体来表演,而是某个人创作出来一首完全适合自己来演唱或者表演的歌曲,由个人展示才华,乐队的其他成员只是伴奏,在歌曲中并没有什么表现机会,这种现象最为突出的就是两大天才列侬和麦卡特尼,两个人只创作适合自己个人的单曲,而越来越少的为乐队整体创作音乐,这是乐队的集体音乐越来越少,甚至出现了列侬和麦卡特尼两个人明争暗斗的恶性竞争,各自创作各自的音乐,并且在爱泼斯坦去世之后,列侬和麦卡特尼两个人都希望能够由自己一个人统领乐队,但是双方又不能相互心服,而只能暗地斗争,并且屡次在录音室争吵,列侬还在此期间发行了自己的第一张个人专辑。更为棘手的是,在列侬和麦卡特尼明争暗斗的同时,同样富有创作才华,特别是极其富有编曲作曲以及演奏天赋的乔治·哈里森也渐渐因为自己年龄最小而在专辑制作时受到的一些不太公正的对待而感到不满,比如更少的作为领唱,创作的单曲也更少的被收录在内等情况,同时乐队的相对内敛的鼓手林戈·斯塔尔也开始不能忍受由于不是乐队原班人马而受到的各种不平等对待,比如平时基本看不到斯塔尔担任领唱,甚至连乐队的合影中,斯塔尔的单人照也是四名成员中最少的。披头士乐队不可调和的问题渐渐浮出水面,乐队团结的危机一触即发,所幸的是,当时的媒体在此时尚未意识到这些问题。而与这些矛盾同时出现的还有列侬的爱情问题,列侬此时已经和日本女星小野洋子(Yoko Ono)深深的坠入了爱河,尽管遭到了乐队其他成员以及大量歌迷的一致批评,但是列侬依然是执著的和这个日本女人在一起,并且因此时常影响乐队的计划。
1969年初,披头士乐队的成员间再次出现了分歧,麦卡特尼主张乐队重新恢复大规模的巡回演唱会,但是其他人决定继续在录音室内录制新专辑,并且暂定名为《Get Back》。但是乐队的录制计划却非常的不顺利,麦卡特尼表示不同意,而哈里森又暂时性离队,并且在归队以后带来了美国的键盘手比利·普雷斯顿(Billy Preston)作为乐队固定的键盘手,同时为了缓和一下乐队四名成员间的不和谐气氛。但是遗憾的是乐队新专辑的计划最终流产,乐队此后只是为一些电影和电视节目录制了少量的几首单曲而已。随后在1969年1月30日,披头士乐队在伦敦Apple Records唱片公司的房顶上举行了即兴的小型演唱表演活动,但是在表演结束之后没有人会想到这竟然是他们所进行的最后一次公开表演。但是在1969年春天,披头士乐队原本准备录制的专辑中最好的两首单曲《Get Back》和《Don't Let Me Down》以单曲形式发表,并且依旧在全世界各地成为最引人注目的歌曲,世界上的披头士热潮并没有降温,大量的披头士狂热者们依旧保持着狂热。可是更大的矛盾在不久之后到来,保罗·麦卡特尼在3月12日和美国摄影师琳达·伊斯特曼(Linda Eastman)结婚,几天之后,约翰·列侬也正式迎娶了日本女星小野洋子,关键的问题随后出现,麦卡特尼坚持由自己的岳父李·伊斯特曼(Lee Eastman)作为乐队的新经理,但是乐队的其他成员最终聘请了美国商人艾伦·克莱恩(Allen Klein)担任了乐队的经理。披头士乐队在1969年中期最后一次走进了百代公司的录音室,和制作人乔治·马丁一起去录制专辑《Abbey Road》。这张专辑中,尽管多个部分是四名成员分开录制的,但是乐队却达到了非常惊人的统一,四名音乐家在这一时间里又重新发挥出了最高的艺术水平,同时在音乐旋律,编曲等各个方面都达到了完美的和谐,而在歌曲的音乐音乐创作方面,哈里森也和列侬以及麦卡特尼平分秋色。乐队成员间最后的努力最终缔造了这张完美的专辑。最终这张专辑在市场上又继续了披头士的时代,疯狂的披头士迷们继续无限制的发挥着自己的热情,然而没有人会想到此时的披头士乐队,解散已经只是时间问题。而此时由于披头士乐队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进行过公开表演,以至于在美国大陆产生了许多谣言,有一种说法认为麦卡特尼已经早在数年之前就已经因车祸而去世,现在只不过是一名出色的模仿者替代了他,而这些想象力丰富者们的依据则是根据唱片封面的艺术抽象性来判断出来的。然而真实的是,1969年9月,约翰·列侬提出退出披头士乐队,但是由于此时的披头士乐队正在于百代公司商谈续签合同的问题,列侬退队的事情就被临时搁放下来。
进入1970年,披头士乐队再也没有录制一首歌,乐队的成员只是分开后,独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列侬和小野洋子为自己的乐队操劳,麦卡特尼准备自己的第一张个人专辑,哈里森和其他乐队一起做巡回演出,斯塔尔则在拍摄电影,仅仅在一些公开露面的时候举在一起,并且形式上否认有关解散的传闻。整个世界都没有真正意识到这支正处事业颠峰的伟大乐队即将解散。1970年春天,由于需要再进行混音制作的1969年初录制的单曲加工制作完成,并且作为电影原声《Let It Be》正式面世,但是由于录制时间等原因,《Abbey Road》通常被认定为披头士乐队的最终专辑,不过这张专辑依然在全世界取得了非常令人瞩目的成绩,因为此时的披头士热潮并没有减少。但是在这张专辑发行之前的1970年的4月10日,保罗·麦卡特尼宣布了一个震惊世界的消息,他将退出披头士乐队,从此也宣告了伟大的披头士乐队即将进入历史。最初的时候由于人们还不了解情况,所以率先提出离队的麦卡特尼受到了歌迷和媒体的巨大压力,但是当一切渐渐清楚之后,人们似乎认为四名伟大的音乐家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注定了乐队的解体。而从乐队解体以后,Apple Records唱片公司也有名无实。1970年10月31日,麦卡特尼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完全解散披头士乐队,并且禁止乐队重组,经过长达一年的审理辩论之后,最终诉讼被法庭批准,披头士乐队从此以后再无任何希望重新复合。
披头士乐队解散以后,乐队的成员也各自按照自己的发展方向发展自己的事业,哈里森在列侬和麦卡特尼的阴影里得不到施展的才华终于得以在世人面前展现,他组建了All Things Must Pass乐队,列侬则和妻子继续经营着自己的乐队(Plastic Ono Band),麦卡特尼的单飞生涯最为成功,他的Band on the Run乐队在商业上及评论界都获得极大的成功,在流行音乐界和摇滚音乐界续写着自己的辉煌,而最不顺利的则是斯塔尔,并没有太多创作才华的他在70年代初的时候只能是频繁的帮助各个前队友,做一些伴奏工作,并没有太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问世。经过70年代之后,列侬的音乐在独立发展后越来越拥有伟大的思想和深意,歌词方面的造诣越来越深,而麦卡特尼则依旧保持着音乐的美妙旋律,哈里森依旧在器乐的表现上超出其他前队友,而斯塔尔则只能创作出相对不错的音乐,渐渐的趋于平庸,但是仍旧是一名优秀的音乐家,单曲和作品都曾经达到过非常辉煌的高度。应该说在70年代的时候,披头士的成员们由于披头士狂潮的延续,依然能够续写着自己乐队的传奇和辉煌,并且取得伟大的商业成就和非常高的评论。
尽管在整个70年代,关于披头士乐队要重新复合的传闻连绵不断,但是在1980年,随着列侬在纽约街头被刺身亡,披头士彻底的进入了博物馆。而在进入80年代以后,前披头士乐队成员的作品销量虽然依旧非常受到欢迎,但是销量却呈现出了逐年下降的趋势,歌迷们已经渐渐的习惯了披头士已经不复存在的事实,披头士乐队和披头士的前队员们正在慢慢的成为了记忆中的偶像和传说中的人物。虽然披头士乐队的前队员们的作品销量日益减少,但是披头士乐队的作品却依然释放着不老的光辉,除了不断的被其他新生代歌手所翻唱以外,乐队的专辑销售也一如既往的保持着非常高的销量,丝毫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有丝毫的退色,披头士仍然在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新歌迷。
进入90年代,披头士乐队的三名剩余成员还有列侬的遗孀,就披头士乐队的各种版权的所有权问题最终在法庭上达成了基本的一致。这使得披头士早期的作品得以在90年代利用高新技术重新的发行,其中包括约翰·列侬创作的乐队未曾发表过的两首单曲《Free as a Bird》和《Real Love》也得以重新面世,这些专辑在推出之后依旧成为了唱片市场的畅销货,同时由于早期一些音乐作品的版权达成了一致,结果披头士乐队早期曾经在BBC的电视节目中表演的现场录音和录像,以及拍摄的关于披头士乐队的纪录片等等都有机会重新发行,这些CD和VCD在90年代陆续的被发行,解散二十多年的披头士乐队再次把经久不衰的音乐带给了后代。
进入新世纪,披头士乐队依然经常有精选集或者翻录专辑问世,他们的这些伟大的音乐作品,在新世纪依然散发着永恒的魔力,他们一次又一次的冲击着几十年后的唱片市场,经常会在乐队解散数十年后继续成为排行榜的冠军。而当列侬离开人世的时候,为其举行追悼纪念活动以及参加守夜的世界歌迷多达数百万人,当2001年杰出的吉他手乔治·哈里森因病辞世的时候这种场面又再次重现,至今仍又一代又一代的性格迷被披头士的魔力所吸引,为他们的音乐所痴迷,披头士的音乐成为了人类的永恒。

【成员】
  
        约翰·列侬(John Lennon) 【1980年12月8日被暗杀】
保罗·麦卡特尼(Paul McCartney)
吉他手乔治·哈里森(George Harrison)【2001年因病去世】
鼓手林戈·斯塔尔(Ringo Starr)
贝斯手斯图亚特·苏茨里费(Stuart Sutcliffe)【于1962年因病离世】

【风格】

1966年以前,摇滚乐被认为是一种简单的、喧闹的音乐,具有较快的、强烈地4/4拍子,一般化的旋律、缺乏新意的歌词、三个和弦的和声;一首曲子的长度约2分半钟左右;结构简单,包含了很多重复。但是,到了1967年下半年时,这种老的模式被打破了。到60年代末,任何摇滚乐队,只要它有足够的创造性,可以奏出任何声音,基本上没有限制。虽然,其他摇滚乐手也对此做出了贡献,但是,主要的贡献却来自披头士。
(1) 节拍、节奏与速度
传统的摇滚乐的节拍一般都是一贯到底的4/4拍,很少有例外。而在"披头士"的歌曲里,不仅有2/4、3/4、6/4等节拍,还有各种节拍的混合使用,转换十分自如。如:《你所需要的只是爱》(All you need is love)中的一个片断,是3/4拍和4/4拍的混合(例25)。
再如《黑鸟》(Black bird)中的节拍转换更为自由,3/4拍、4/4拍和6/4拍交替出现(例26)。
流行歌曲中很少使用的5/4拍但也能够在"披头士"的歌曲中找到,如《早上好,早上好》(Good morning ,Good morning例27)。
各种节拍的混合使用,使得歌曲的节拍重音律动飘忽不定,所以给人带来一种清新的感觉。
在歌曲的节奏处理上,"披头士"善于运用各种时值的"节奏连音"来改变节拍单位的固有时值,使节奏变得更为生动。如《永远的草莓地》(Strawberry fields forever)中的一个片断(例28)。
在这个片段中,除了常规的八分音符三连音外,还有四分音符的三连音,再加上正常时值的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在短短的几小节中出现如此多的节拍单位,这在传统的摇滚乐中是十分罕见的。
人为地改变正常节拍中的重音位置,造成一种节奏上的暂时"离调",这是爵士乐中常用的手法。?quot;披头士"的歌曲中,这种手法也时有所见。如《生活中的一天》(A day in the life)伴奏中的一个钢琴片断(例29),
它通过对重音的改变,将节拍律动由4/4拍暂时改换成了3/16拍。
从速度上看,传统的摇滚乐大都比较快,人们认为中速和慢速只适合于流行歌曲,"披头士"对此也进行了突破。《一起来》(Come together)和《负重》(Carry that weight)都是"份量"较重的摇滚歌曲,但其速度只有每分钟80拍,《我需要你》(I want you)向来被认为是"重金属"的先驱之作,每分钟却只有45拍。
(2) 曲式结构
直到60年代初,大部分流行歌曲和摇滚乐仅采用有限的几种曲式,如:
a.12小节布鲁斯曲式
前奏 |12小节| 12小节| 间奏 | 12小节| 尾声 ||
b.AABA曲式
前奏| A | A | B | A | 间奏 | B | A | 尾声 ||
又如,乐句长度为4小节,全曲长度约2分钟左右等等。在披头士的早期创作中,有许多歌曲的结构也都是遵循以上几种模式。随着创作个性的日趋成熟,他们开始摆脱了这种限制。
首先,他们的歌曲篇幅加长了。如《生活中的一天》,五分多钟;《我需要你》,有七分半;《革命之9》(Revolution 9)超过了八分钟。
当然,通过反复来拉长歌曲的篇幅,这是最简单又常用的方法。"披头士"的《嘿,裘德》和《我需要你》就是这么做的。但是,他们的许多歌曲是通过不同段落的对比组合来建立一个较为庞大的曲式结构的。如《生活中的一天》(例30),曲式结构图如下:
---A--- -B- - A'-
结 构:前奏 + a1 + a2 + a3 + 间奏 + b + a4 + 尾声
小节数: 4+4+2 4+5 4+5+3 5+5+10 4+5+3
这是个十分独特的结构。从主题材料上看,这首歌有两个主要音乐材料:a与b,构成一个带再现的三段体结构ABA'。然而,从整个篇幅和音乐发展的逻辑上看,这首歌似乎又是一个二段体:A+B、A'。再看A、B、A'每个部分的内部结构又各不相同,形成了一个变化丰富而又高度统一的曲式结构。
这首歌的另一个特点是:它的乐段打破了以4小节及其倍数(8、12、16等)为单位的方整结构。如a3乐段由一个4小节乐句和一个5小节乐句再加上一个3小节的补充乐句而构成。B乐段更为奇特,是两个5小节的乐句加上一个11小节的托腔而构成。
这种非方整性的乐句、乐段结构与上面介绍的"节拍转换"一样,也是"披头士"的常用音乐语汇。如著名的《昨天》的结构就非常独特(例31)。
它是一个七小节的乐段,由一个3小节乐句和两个2小节乐句构成,形成一个3+2+2结构的乐段。这个乐段看似奇怪,但演唱起来却十分自然流畅。 (3) 和声与调性
在"披头士"以前,除了"沙滩男孩",绝大部分的摇滚乐在和声方面也都比较简单。通常只用自然大调的三个基本和弦 I 、IV、V,而"披头士"的和声既不同于传统的"12小节布鲁斯曲式"中所用的 I-IV-I-V-I 的和声序列,也不同于流行歌曲中的 I-VI-IV-V 的进行方式,而是别出心裁,进行大胆的探索、革新。
在和弦的运用上,他们突破了流行歌曲以"自然音和弦"为主的传统,广泛运用各种类型的"变体和弦"。如《永远的草莓地》中的第一段(例32)。
较多地使用变体和弦,会使音乐的调性发生游移,这种调性游移的和声手法在大型的古典音乐作品中用得比较多,但是在结构短小、曲调简单的流行歌曲中却是极为少见的。
"披头士"还善于将各种非"功能"性的调式化和声语汇用于创作中,使作品的和声呈现出丰富、清新、奇特的面貌。如《为凯特先生的善行》(Being for the benefit of Mr.Kite)中的第一句,除了IIm、V 两个和弦属于C大调,其余三个和弦均来自同主音小调(例33)。
(4) 音色与配器
"披头士"在节奏、曲式、和声等音乐技术上的创新固然重要,但对普通听众来说,最为吸引他们的可能还是音色的运用。
从演唱上看?quot;披头士"最主要的音色是人声。主唱约翰·列农和保罗·麦卡特尼都有着较强的音色变化能力。在《昨天》(Yesterday)、《漫长而曲折的道路》(The long and winding road)中,麦卡特尼的声音温柔而抒情;在《哦,亲爱的》(Oh,darling)和《为什么不在路上这么做》(Why don't we do it in the road)中,他的声音又变成传统的"节奏布鲁斯"式的喊唱风格。再如列农在《缀满钻石的天空中的露西》(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中采用了一种懒洋洋的"迷幻式"唱法,但有时候他的声音却非常干净,有时也变得非常的粗犷。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披头士"的阵容为主音吉他、节奏吉他、贝斯和鼓。但是,他们在制作唱片时,经常加入其他的乐器以加强作品的织体结构。如:
《昨天》(Yesterday)中运用了弦乐四重奏;
《埃莉诺·里格比》(Eleanor Rigby)中运用了弦乐八重奏;
《你得藏起你的爱》(you've go hide your love away)中运用了长笛;
《因为》(Because)中运用了古钢琴;
《潘尼小巷》(Penny lane)中运用了短号;
《黄色潜水艇》(yellow submarine)中运用了铜管乐队;
《为凯特先生的善行》(Being for the benefit of Mr.Kite)中运用了管风琴和低音口琴;
《蜂蜜馅饼》(Honey pie)中运用了双簧管;
《生活中的一天》(A day in the life) 中运用了管弦乐队。
除了常规的西洋乐器外,"披头士"还在歌曲中运用了许多印度的民族乐器。如:
《挪威的森林》(Norwegian wood)中的西塔尔琴(Sitar);
《拥有你,失去你》(Within you,Without you)中的塔布拉鼓(Tabla)和迪尔鲁巴琴(Dilruba)等。
为了丰富作品的表现力,"披头士"的歌曲中还时常融入各种自然音响。如:
《回到苏联》(Back in the U.S.S.R.)中飞机的轰鸣声;
《早上好,早上好》(Good morning,Good morning)中的鸡叫声以及各种动物的鸣叫声;
《黑鸟》(Black bird)中的鸟鸣声;
《黄色潜水艇》(Yellow submarine)中的各种嘈杂声等等。
"披头士"在音乐手法上的创新,对当时和后来的摇滚乐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披头士"在摇滚乐历史上被誉为"最伟大的乐队",他们授之无愧。

【演出】

1958年,英国利物浦青年约翰·列农(John Lennon,1940~1980,主唱兼节奏吉他)组织了一个乐队,参加这个乐队的有当地青年保罗·麦卡特尼(Paul McCartney,生于1942年,贝司兼主唱)、乔治·哈里森(George Harrison,1943~2001,主音吉他)和另外两位青年。乐队曾几经易名,开始起名为"甲壳虫"(Beetles),最后列农故意把Beetles拼作Beatles。
1962年,另外两名青年先后离队,林格·斯塔尔(Ringo Starr,生于1940年,鼓手)加入其中,"披头士"的四名队员从此固定下来。
1961年,利物普唱片公司的老板布莱恩·爱泼斯坦(Brian Epstein)发现了他们的巨大潜力,成了他们的经理人。首先,他所做的事情是包装"披头士"的外形:长头发、无领四扣的上衣、烟囱似的长裤子和矮靴子。
1962年,EMI下属的"帕洛风"(Parlophone)唱片公司经理乔治·马丁(George Martin)与"披头士"签约,并与同年9月发行《爱我吧》(love me do,例23)和《附言:我爱你》(P.S.I love you)两首歌曲。
1963年3月又推出一首《请让我愉快》(Please,Please me),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并登上了榜首。同年由"帕洛风"发行的其他歌曲如《从我到你》(from me to you)、《他爱你》(she loves you)、《我想握住你的手》(I want to hold your hand)接连获得第一。"披头士"因此而名声大振。11月,"披头士"被邀请在皇家综艺剧场参加演出,英王太后和玛格丽特公主都出席了现场。
1964年,"披头士热"传到了美国,美国流行音乐排行榜差不多成了披头士的天下。大街小巷到处飘荡着披头士的声音。同年,他们的第一部电影《辛劳之夜》(A hard day's night)放映,同样引起了轰动。影片的主题歌使"披头士"荣获当年格莱美最佳演唱小组奖。
1964年,披头士乐队首次在“艾德·沙利文节目”中亮相。
到了1965年末的时候,"披头士"已经取得了很少歌星能够取得的优越地位:不管他们演什么,听众都能接受。听众认为:"披头士总是对的。"因此,他们利用自己的有利地位大胆实验,摆脱流行音乐的老一套,从而对摇滚乐的发展做出贡献。正在这个时候,麦卡特尼和列农的不同个性开始显露出来。保罗·麦卡特尼是保守的、易动感情的,渴望给人快乐,愿意顺从习惯的;约翰·列农是反叛的、进攻性的,酷爱讽刺,擅长文学,而且在音乐上没有那么高的天分。
在"披头士"解散以前,除了一些单曲如《嘿,裘德》(Hey Jude)、《革命》(Revolution)外,还是发行了三张专辑:《披头士》(The Beatles)、《修道院路》(Abbey Road)和《顺其自然》(Let It Be)。
1966年,“披头士“乐队在旧金山举办了最后一次现场演出。
《修道院路》以后,"披头士"再也没有聚集在一起录制专辑。1969年,列农和大野洋子发行了一首单曲《给和平一个机会》(give peace a chance),1970年5月,斯塔尔发行了专辑《多情的旅程》(sentimentai journey),麦卡特尼和哈里森也都忙着准备自己的专辑。显然"披头士"的成员们已经分道扬镳、各奔东西了。
"披头士"从成立到解散共创作歌曲约200首,其中有强劲的主流摇滚(Mainstream Rock)、先锋派摇滚(Avant-garde Rock)、迷幻摇滚(Psychedelic Rock)、交响摇滚(Symphonic Rock)以及轻松愉快的摇滚小曲等各种风格。主要题材是爱情,也有些歌词(主要是后期)涉及社会事件、人际交往、怀念家乡、和平友爱、药物体验以及一些超现实主义的或无意义的意识流歌词等。
1970年"披头士"解散以后,乐队成员作为个人继续活跃在摇滚乐坛。四人中取得最大成功的是麦卡特尼,他和他的妻子组建?quot;双翼"(Wings)乐队,其中发行的很多专辑都很受欢迎。列农的日子则更带传奇色彩。他与妻子大野洋子组建了"柔顺的洋子"(Plastic Ono)乐队,并于1971年离开英国移居美国纽约,而后卷入各种政治活动,并创作了如《权力归于人民》(Power to the people)等歌曲,同年发行的专辑《遐想》(Imagine)可能更好地代表了他心目中的理想世界。1975年,列农为了和妻子、儿子安静地生活在一起,放弃了一切公开的音乐活动,整整5年没有露面。

【专辑】

        (1963) Please Please Me
(1963) With the Beatles
(1964) Beatles for Sale
(1964) Hard Day's Night [UK]
(1965) Help! [UK]
(1965) Rubber Soul [UK]
(1966) Revolver [UK]
(1967) Magical Mystery Tour
(1967) 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
(1968) The Beatles [White Album]
(1969) Abbey Road
(1969) Yellow Submarine
(1970) Let It Be
(1973) 1962-1966 [Red Album]
(1973) 1967-1970 [Blue Album]
(1988) Past Masters
(1994) Live at the BBC
(1995) Free As A Bird (US Single)
(1995) Anthology 1
(1996) Anthology 2
(1996) Anthology 3
(1999) Turn Me on Dead Man - The John Barrett Tapes
(2000) 1
(2003) Let It Be...Naked
(2004) The Capitol Albums, Vol. 1
《橡胶灵魂》(Rubber Soul)
《橡胶灵魂》 首先从封面上看就与前不同。"披头士"四个人的面孔都有点变形,这种多多少少的超现实手法暗示了后来被称作"迷幻摇滚"的音乐。专辑中包括了《单字》(The word)、《米歇尔》(Michelle)、《在我的生活中》(In my life)等歌曲,其中另一首歌曲《挪威的森林》(Norwegian wood)中运用了印度的西塔尔琴(Sitar)而独具特色。
《昨天和今天》(Yesterday and Today)
仅在美国发行。其中《哪里都不去的人》(Nowhere man)的歌词受民谣摇滚的影响,显示了更多的社会评论的性质。
《左轮手枪》(Revolver)
《左轮手枪》中,《埃莉诺·里格比》(Eleanor Rigby)使用了弦乐八重奏形式,这种歌曲从很多方面预示了后来发表的《佩伯军士的孤心俱乐部乐队》的风格
《佩伯军士的孤心俱乐部乐队》(Sergean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
1967年,最经典的一张专辑由"披头士"与管弦乐队合作,在制作人马丁的监制下用了四个月的时间制作而成。它不仅是"披头士"长时间艺术探索的鼎盛之作,同时在摇滚乐历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佩伯军士》是一套组歌,共12首歌曲。标题曲《佩伯军士》不仅是组歌的开始曲,也作为统一全曲的主题反复出现。这里的佩伯军士实际上就是代表"披头士"乐队自己,他们在一种迷幻音乐会的气氛中进行一系列的演唱。比如《缀满钻石的天空中的露西》(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歌名几个单词的开头字母LSD即明显暗示了此曲与麻醉药有关,歌词中又出现了各种迷幻景象,但是列农辩白说,这是从他4岁大的儿子的绘画中获得的灵感。音乐上每段节歌都是从三拍子转到四拍子的叠歌,在摇滚乐中是首次出现拍子的转换,这使歌曲不再具有通常摇滚乐的舞蹈性质。录音效果上运用了加大混响和正常人声的对比等等。《拥有你,失去你》(within you without you)则显得缺少规整,乐句长短不匀;从整体上看,迷幻成分较浓,给人带来一种类似催眠的效果。《当我64岁的时候》(when I'm sixty-four)是麦卡特尼为他刚过64岁的父亲而写的,歌曲把人们带回到30年代类似拉格泰姆的风格中。《生活中的一天》(A day in the life)是最后一首曲子,歌词明显地涉及吸毒,内容比较消极,表现了对日常生活的厌倦,因此引起了听众的争议。
《佩伯军士》是流行音乐历史上一项空前的创举,此专辑荣获1967年格莱美最佳唱片奖,但这也成了"披头士"乐队走向散伙的转折点。
《披头士》专辑
是一套双张唱片,封面是全白的,故又名《白色专辑》(The white album)。《白色专辑》共30首歌曲,风格极不相同,其实这张专辑并不是乐队的集体创作,只是把个人的作品巧妙的凑到了一起而已。比如:《回到苏联》(Back in the U.S.S.R)是一首主流摇滚歌曲;《为什么我们不在路上这么做》(Why don't we do it in the road)采用的是传统的节奏布鲁斯演唱风格和12小节布鲁斯曲式结构;《蜂蜜馅饼》(Honey Pie)是一首古老的波普歌曲复制品;风格最特别的是列农创作并坚持放在其中的《革命之9》(Revolution 9),它的长度超过了8分钟,由各种各样的声音拼接而成;接着同样是列农创作的《晚安》(Good night),是由管弦乐伴奏的一首地道的波普歌曲;《无情的浣熊》(Rocky Raccoon)是一首幽默的叙事歌,由麦卡特尼创作并演唱,用原声吉他和口琴伴奏。《白色专辑》在音乐上和商业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在专辑排行榜上获第一名,持续9周。
《修道院路》(Abbey Road)
标题指的是百代公司(EMI)的录音棚所在地,"披头士"在那里录制了大量的作品。像《白色专辑》一样,四个人都贡献了自己的作品,由整个乐队演唱并演奏。这张专辑中包括了哈里森的《某事》(Something)、《太阳出来了》(Here comes the sun);列农的《一起来》(Come together)、《我需要你》(I want you);麦卡特尼的《哦,亲爱的》(Oh,darling)、《因为》(Beause)等歌曲,都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使《修道院路》成为"披头士"最畅销的专辑,在排行榜上连续11周夺冠。
《顺其自然》(Let It Be)
1970年4月,"披头士"的又一部电影《顺其自然》(Let it be)上映,同时也发行了同名专辑。这些歌曲实际上都是一年以前录制的,"披头士"成员们谁也没兴趣对它投入精力,最后由美国一位制片人帮着编辑、混合而成,但是专辑的主打歌曲《顺其自然》中以"柱式和弦"为主要伴奏织体的方法被日后的摇滚乐队普遍采用。

【影视】

1964年,披头士乐队出演了第一部电影《A Hard Day's Night》赢得巨大的票房成绩和影评界的广泛好评。在这部电影原声中,乔治·哈里森成为第二个拿起电吉他来演奏摇滚歌曲的人,直接推动了摇滚音乐的变革。
1964年到1965年,披头士乐队又主演了电影《Help!》。
1967年,自编自导拍摄的第一部电影《Magical Mystery Tour》在BBC播出,
编辑本段【荣誉】
披头士乐队拥有着世界上各种唱片销量统计的最高纪录,全球拥有数亿张的唱片销量,并且每年仍有近千万张的增幅,大大领先于“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仅在美国就拥有将近一亿六千五百万张的销售纪录,领先亚军多达六千万张。
作为乐队整体,披头士乐队还曾经获得过八次格莱美奖。第一次是在1964年度第七届格莱美颁奖中,披头士乐队凭借单曲《A Hard Day's Night》获得了最佳乐队奖(Best Performance By A Vocal Group),在两年后的第九届格莱美颁奖中,披头士乐队由约翰·列侬和保罗·麦卡特尼创作的单曲《Michelle》获得了年度最佳歌曲奖(Song Of The Year),专辑《Revolver》同时还获得了一个技术类奖项——最佳唱片封面奖(Best Album Cover, Graphic Arts)。
1965年6月,"披头士"获得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颁发的不列颠帝国勋章。
1967年度第十届格莱美颁奖上,披头士乐队凭借专辑《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收获了年度最佳专辑(Album Of The Year)和最佳当代专辑(Best Contemporary Album)两项大奖,同时这张专辑又获得了两个技术性奖项——最佳非古典类录音工程奖(Best Engineered Recording - Non-Classical),以及蝉联了最佳唱片封面奖。
1969年度第12届格莱美颁奖典礼上,披头士乐队的专辑《Abbey Road》第二次获得了技术类的最佳非古典类录音工程奖。
1970年度第十三届格莱美颁奖上,披头士乐队凭借《Let It Be》获得了最佳原创电影电视音乐奖(Best Original Score Written For A Motion Picture Or A Television Special)。
此后由于披头士乐队的解散一直未能再次获奖,直到1996年度第39届格莱美颁奖典礼上,已经解散近三十年的披头士乐队包揽了格莱美三项大奖,凭借单曲《Free As A Bird》,披头士获得了格莱美最佳流行乐队奖(Best Pop Performance By A Duo Or Group With Vocal),而《Free As A Bird》的音乐录影带,以及音乐录影带《The Beatles Anthology》分别获得了格莱美最佳音乐录影带短片奖(Best Music Video, Short Form)和最佳音乐录影带长片奖(Best Music Video, Long Form),再次书写了披头士不老的传奇 。
保罗麦卡尼个人在乐坛上的卓越贡献也让他在1990年获得格莱美奖终身成就奖。

【轶事】

翻唱版本之最
1965年,麦卡特尼完成了一首歌曲《昨天》(Yesterday),并采纳乔治·马丁的建议,用弦乐四重奏形式来伴奏。很快这首歌就登上了排行榜榜首,而且据统计,至今它的翻唱版本已超过了2500多种,创历史之最。
最贵的签名专辑
一张带有披头士乐队所有四名成员签名的专辑封面,2007年,以超过11.5万美元的高价被拍卖,这张签名专辑是披头士乐队送给乔治·哈里森(乐队主吉他手)妹妹的礼物。签名时间是1964年,当时乐队四人正乘坐火车赶往在华盛顿举行的一场演唱会。
编辑本段【评价】
摇滚乐的兴起把原来的流行音乐和流行音乐产业闹得天翻地覆。一些著名的波普歌手的声音被普莱斯利、小理查德和刘易斯等人的摇滚歌声所替代,五大唱片公司统治的唱片工业遭到了几百家小唱片公司的侵袭。一个面向成年白人的市场变成了面向青少年的市场,这些青少年对黑人文化越来越感兴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摇滚乐确实迎来了一场革命。但是,这场革命在1964年当它即将进入第二个十年的时候,却失去了当初的锋芒。主流摇滚让位于温和摇滚、波普、冲浪音乐等,一时间,围绕60年代的摇滚乐将如何发展引来众说纷纭。而这个时候的美国社会也正处于混乱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原来属于美国人的摇滚乐却让英国人闯了进来。在"披头士"( The Beatles)乐队的影响下,美国正趋消散的摇滚乐开始重获生机,由此掀起了摇滚乐历史上的一次新的高潮。
他们继承了摇滚乐头十年的成果,以自己的创造和革新,丰富和发展了摇滚乐,把摇滚乐带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从此,摇滚乐不再只是一种单纯的娱乐音乐,它有了更多的让人思考的东西,更多的隐藏在音乐背后的东西。60年代成长起来的英美两国的年轻人,很少不与他们的歌声发生联系。可以说他们的歌声影响了一代人的艺术趣味、服装发式、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披头士"的出现使更多的学者开始研究摇滚乐现象,以及摇滚乐的音乐和歌词,以致后来大学里也开设了摇滚乐课程(这在60年代初还是不可想象的)。

So much has been said and written about the Beatles — and their story is so mythic in its sweep — that it's difficult to summarize their career without restating clichés that have already been digested by tens of millions of rock fans. To start with the obvious, they were the greatest and most influential act of the rock era, and introduced more innovations into popular music than any other rock band of the 20th century. Moreover, they were among the few artists of any discipline that were simultaneously the best at what they did and the most popular at what they did. Relentlessly imaginative and experimental, the Beatles grabbed a hold of the international mass consciousness in 1964 and never let go for the next six years, always staying ahead of the pack in terms of creativity but never losing their ability to communicate their increasingly sophisticated ideas to a mass audience. Their supremacy as rock icons remains unchallenged to this day, decades after their breakup in 1970.

Even when couching praise in specific terms, it's hard to convey the scope of the Beatles' achievements in a mere paragraph or two. They synthesized all that was good about early rock & roll, and changed it into something original and even more exciting. They established the prototype for the self-contained rock group that wrote and performed its own material. As composers, their craft and melodic inventiveness were second to none, and key to the evolution of rock from its blues/R&B-based forms into a style that was far more eclectic, but equally visceral. As singers, both John Lennon and Paul McCartney were among the best and most expressive vocalists in rock; the group's harmonies were intricate and exhilarating. As performers, they were (at least until touring had ground them down) exciting and photogenic; when they retreated into the studio, they were instrumental in pioneering advanced techniques and multi-layered arrangements. They were also the first British rock group to achieve worldwide prominence, launching a British Invasion that made rock truly an international phenomenon.

More than any other top group, the Beatles' success was very much a case of the whole being greater than the sum of its parts. Their phenomenal cohesion was due in large degree to most of the group having known each other and played together in Liverpool for about five years before they began to have hit records. Guitarist and teenage rebel John Lennon got hooked on rock & roll in the mid-'50s, and formed a band, the Quarrymen, at his high school. Around mid-1957, the Quarrymen were joined by another guitarist, Paul McCartney, nearly two years Lennon's junior. A bit later they were joined by another guitarist, George Harrison, a friend of McCartney. The Quarrymen would change lineups constantly in the late '50s, eventually reducing to the core trio of guitarists, who'd proven themselves to be the best musicians and most personally compatible individuals within the band.

The Quarrymen changed their name to the Silver Beatles in 1960, quickly dropping the "Silver" to become just the Beatles. Lennon's art college friend Stuart Sutcliffe joined on bass, but finding a permanent drummer was a vexing problem until Pete Best joined in the summer of 1960. He successfully auditioned for the combo just before they left for a several-month stint in Hamburg, Germany.

Hamburg was the Beatles' baptism by fire. Playing grueling sessions for hours on end in one of the most notorious red-light districts in the world, the group was forced to expand its repertoire, tighten up its chops, and invest its show with enough manic energy to keep the rowdy crowds satisfied. When they returned to Liverpool at the end of 1960, the band — formerly also-rans on the exploding Liverpudlian &am

The Beatles的吉他谱

Yesterday
(暂无评分)
oYuki 3058 1
PDF谱 指弹 视频
2016-3-7
She Loves You
(暂无评分)
oYuki 1878 0
PDF谱 指弹 视频
2016-3-7
The Long And Winding Road
(暂无评分)
oYuki 2947 1
PDF谱 指弹 视频
2016-3-7
In My Life
(暂无评分)
oYuki 7216 1
PDF谱 指弹 视频
2016-3-7
If I Fell
(暂无评分)
oYuki 2106 0
PDF谱 指弹 视频
2016-3-7
I Will
(暂无评分)
oYuki 3070 0
PDF谱 指弹
2016-3-7
I Feel Fine
(暂无评分)
oYuki 1917 0
PDF谱 指弹 视频
2016-3-7
Here, There and Everywhere
(暂无评分)
oYuki 3113 1
PDF谱 指弹 视频
2016-3-7
Can't Buy Me Love
(暂无评分)
oYuki 2630 2
PDF谱 指弹 视频
2016-3-7
It Wont Be Long
(暂无评分)
可爱的keep 1781 0 6
GTP谱 总谱 电吉他 贝司 鼓
2016-2-26
We Can Work It Out
(暂无评分)
可爱的keep 1860 0 8
GTP谱 总谱 民谣吉他 电吉他 贝司 鼓
2016-2-26
Yesterday
(暂无评分)
绿川幸--夏目 8088 0
图片谱
2016-1-20
Hey Jude
(暂无评分)
绿川幸--夏目 12509 2
图片谱
2016-1-10
Sie Liebt Dich
(暂无评分)
zzyzxyzzyzxy 1485 0 6
GTP谱 总谱 民谣吉他 电吉他 贝司 鼓
2015-11-30
Yesterday
(暂无评分)
zzyzxyzzyzxy 2867 0 5
GTP谱 总谱 民谣吉他
2015-11-30
Flying
(暂无评分)
oYuki 1303 0 2015-11-19
Flying
(暂无评分)
oYuki 1174 0 2015-11-19
Yellow Submarine
(暂无评分)
oYuki 4690 0 2015-11-18
Michelle
(暂无评分)
绿川幸--夏目 1993 0
PDF谱
2015-10-3
8 Days A Week
(暂无评分)
炉心融解 1250 0
PDF谱
201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