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费尽周折 于 2017-4-8 17:28 编辑
不可否认,我们那个年代曾经有相当多的优秀吉他手在遇到某个高难度吉他技巧时停滞不前而放弃了学习吉他,究其原因居然大多数不约而同的觉得是自己先天条件不会,也就是楼主说的“手短”或者“指拙”。其实只有克服过来会发现这样的想法是多么的不可取。西班牙古典吉他大师“安德烈·塞维利亚”当初学吉他,许多大师根本看不起这个毛头小伙子不屑教他,顽强的塞维利亚纯粹靠靠自学成为一代吉他大师,他后来说自己是“自己既是老师也是学生,所以从来不会为了技巧而产生分歧。”他90岁了依然还开演奏会,其学生个个是现代吉他大师。知道为什么原先那些成名早于塞维利亚的吉他大师们为什么不教他吉他吗,就是因为塞维利亚手指头没有达到普通吉他手的标准。不过这反倒是成为塞维利亚进取的动力火车,他不拘一格的选巴赫的吉他改编练习曲来训练自己手指,结果意想不到的达到前所未有的成功。要知道,当时吉他界能同时熟练的运用靠弦弹法和勾弦奏法吉他演奏家屈指可数,而且互相将自己成型的吉他弹法推广。只要塞维利亚成功的将一首古典吉他曲混合两种弹法使得古典吉他重新获得追捧。我实话实说,我现在根本不敢去追求自己有生之年还要去多会弹多少古典吉他曲,我能就已经会的十几首弹的得心应手了然于心就心满意足了。每个人的音乐天赋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也能不拘一格同时玩其他的吉他风格。不要在乎你将学习的一种乐器你有什么短板,我国著名的科学家、“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学生就会演奏小提琴,水平达到5级没有问题,但是他的同事依然说拉的不好听,“不务正业”关键是你正业得是一生追求放弃其他业余爱好才行,黄家驹为了弹吉他放弃了和女朋友的爱情,倒不是他轻视爱情,是他当时执着追求吉他音乐充满了他整个灵魂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