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歌手张靓颖的生日,但她没有给自己许什么生日愿望,反倒是发了一条微博,给编曲工作者们郑重地承诺了一个礼物:“从今天起,我的每一次商业演出,为我编曲的老师都能收到来自张靓颖当日份的,与词曲老师同等的现场演出表演的编曲版权费。” 之所以会许下这样的承诺,是因为张靓颖近期在筹划自己的新专辑,与之前不同的是,这次她更多地参与了编曲和制作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深深地体会到:“编曲太难了,编曲人过的日子太苦了。”
编曲是一个严重被“低估”的职业 编曲有多难? 首先至少要精通一两门乐器,其次要有丰富的乐理知识,有宽广的音乐知识面,还要熟悉乐器和录音设备…….
换言之,编曲的门槛远远比作词、作曲要高得多。
在作曲人写完了主旋律之后,编曲人要做的工作非常繁复,首先你要根据音乐的感觉来选定风格,是做流行还是民通?还是特定的风格,面对不熟悉的风格还要去找类似的音乐去学习…… 选定好风格后开始选择乐器,选乐器的时候还要考虑歌手的特点,乐器中那些是录真实乐器那些用音色采样?接下来就是安排结构,要不要前奏,前奏用什么乐器solo,主歌用什么乐器伴奏,乐器用什么音色,用什么和弦,如何把副歌的感情推出来,间奏怎么编配,尾奏怎么编配…… 做出一个Demo后,不断的修改,增加或减少乐器,不断的调节音色,调节乐器之间的音量匹配…… 在编曲的时候还要注意尽量避开那些经典的片段,一不小心就变成剽窃了…… 还要不断的有新的创意,不能所有歌都做成一个味道…..
编曲是一首音乐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是歌手》音乐总监梁翘柏将编曲的角色定义为“辅佐”。当有一个主旋律时,编曲人要考虑的是怎么把这个旋律解释出来,让人更容易接受。一首歌,编曲的作用是把听歌的人装在一个环境里去听歌。这个环境是什么样的环境,这就是编曲决定的。编曲是器乐的配置。比如用什么样的乐器去演奏怎么样的东西?主乐器是钢琴、还是木吉他?都会把你带到不同的环境里去听这个旋律。
但是,“辅佐”等同于不重要吗?恰恰相反,编曲是一首音乐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举个例子来说,一个人跟你说话,说的内容都一样,但你们是坐在餐厅、游乐场还是图书馆说话,环境是完全不一样,但谈话的效果却不一样。这些空间和环境就是编曲营造出来的。 所以,即使是同样的主旋律,经过不同的编曲之后,可能会得到截然不同的听觉感受,《我是歌手》等音乐节目就呈现过多次精彩的改编,相信看过《我是歌手》的朋友都深有体会。 即使已经是《我是歌手》的音乐总监,梁翘柏都忍不住感慨:“只是作曲者得到了所有的荣誉,大家都知道歌是谁写的,但编曲没有得到任何的荣誉。”
作词、作曲可以获得后续版税,编曲人为什么没有? 张靓颖在这次的声明中强调:中国目前有词曲版权,但编曲没有。偏偏这个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在枯燥中消磨的重要工种,费用不高,还没有版税,所有的劳动都是一次性的。 正如乐评人邓柯所说:“编曲这个工种长期在行业中得不到应有的认可与回报”——
编曲到底有没有版权? 没有版权意味着什么?一次性劳动意味着什么?即使作品被拿去用了,你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被拿去用,没有人需要征求你的同意,也不需要再支付你任何费用。即使被拿去改得面目全非、违你心意,你也没辙,你甚至都无法上升到“抄袭”这个层面——大家都能用的东西,你怎么能说抄呢? 3年前,在《我是歌手》2015巅峰会上,韩磊演唱了《雁南飞+呼伦贝尔大草原》,而这首歌的编曲是由另一档综艺节目《音乐大师课》中的两名同学完成的。
这两名同学的老师在微博打抱不平,但是这件事情根本没起多少水花,有人去请教律师,律师的回复是:“一般情况下,编曲不单独拥有著作权。编曲并不是一个法律概念,要看它的具体内容,一般来说应该是配器,是机械劳动,并不具有独创性。” 机械劳动、不具备独创性,这些字眼都太伤人了…… 早年在单调地追求旋律动听、歌词优美的年代,流行音乐的编曲局限在几样乐器的小打小闹上,那时候的编曲的确是比较机械的劳动,还没能称得上是一种创作。但是近年来随着制作水准的提高和听众审美的挑剔,流行音乐越来越强调音乐的丰富多样性,编曲工作的难度和繁复程度都随之上升,作曲人写一个声部,编曲人分分钟可能要写十几个声部,但是业内却依旧没有把编曲者划入酬劳的分配体系当中,这是否不合理、不公平?
编曲工作者什么时候才能不像“民工”? 网上之前流传着一个关于“编曲”的段子:
虽然这是个段子,但是谁又何尝不是把自己悲惨的生活写成段子,苦中作乐呢? 从超级女声出道之后,这些年来,张靓颖见过不少在北京租不起房子的,坚持不下去的,身体拖垮乐的,不再爱音乐的,各种才华初露却被现实磨去信仰的音乐人。她说,这次为编曲工作者发声,也是有感于一位合作已久的编曲人的经历:
相信每个人在选择编曲这项职业的时候,内心肯定都怀揣着对音乐的热爱,对作出自己的作品的憧憬,也肯定幻想过赚点小钱钱。但现实却是,编曲人赚钱太苦了。 对于刚入行的编曲小白来说,都还没摸到赚钱的门路,就已经要开始烧钱,买设备要钱、买软件要钱(而且真的很贵)、连买音色也要花钱,好多人在买买买的路上一去不复返…… 没办法呀,你听说过“这个音色一听起来就好贵”这句话吗?
而对于已经相对成熟的编曲人来说,技术上来了,年龄和生存压力也跟着上来了,但是编曲费用的天花板仍旧停留在几年前。要成家立业,要养家糊口,很多人于是只能通过“剥削”自己的方式接多点活,熬不下去的,就直接转行了。 所以,张靓颖昨天发出的这个微博后,有很多编曲人转发,都说:“太暖心了!” 小编觉得,是很暖心没错,但又觉得有点悲哀,有点担心,在张靓颖之后呢?音乐生态是否会有改变?重视编曲工作者权益的人会变多吗?编曲工作者什么时候才能不再自嘲“民工”? 任重而道远啊,不过也算是看到了一丝曙光了,希望国内的音乐生态能好起来! 哎呀音乐长期征稿 关注公众号回复投稿查看详情
|